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來源:新華網  |  2023-09-11 17:11:12

  新華網武漢9月9日電(張潘)金秋九月,武漢市江夏區廣袤的鄉村,稻田猶如柔軟的金色地毯隨意鋪開,田園阡陌,稻浪千重,形成一幅壯美的“豐”景畫。

  為深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近年來,武漢市江夏區以産業發展為抓手,著力打造“最美農谷”,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力爭建成具有江夏特色的鄉村振興全國樣板。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航拍武漢江夏田園秋景。新華網發

  産業興 特色農業托起致富夢

  從武漢市中心城區驅車60多公里,來到江夏區法泗街大路村。村裏道路寬敞、房屋鱗次櫛比,田園稻穀飄香,即將迎來豐收。

  大路村村支書胡濤介紹説,法泗稻米是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口感潤滑、清香味綿,深受市場歡迎。

  如今的大路村,實現了從零資産、高負債到集體資産過千萬元、集體年收入50多萬元的蛻變。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大路村已建成法泗萬畝高效現代農業産業園,正全力衝刺産值50億元的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大路村農業産業園。新華網發

  江夏區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全區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53.36萬畝,耕地上高標準農田覆蓋率達到70.25%。全國生豬大區、湖北省糧食和水産大區地位持續鞏固。2022年完成農業總産值214.7億元,增幅居武漢市新城區第一。

  為實現共建共富,江夏區不斷解鎖鄉村要素流通密碼,統籌南部鄉村10個街道、1000平方公里,系統編制全域鄉村振興規劃,整合涉農資金19億元,支持特色農業産業發展,撬動資本要素流向鄉村。

  近年來,江夏區糧油、水産、蔬菜、畜禽、茶葉、水果、蓮藕、種業、休閒農業等九大特色産業鏈不斷增強;湖北金林原種畜牧有限公司、武漢金龍畜禽有限責任公司、武漢中糧肉食品有限公司、武漢梁子湖水産品加工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匯聚;積極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打造中國淡水水産預製菜之都……江夏區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不斷夯實農業基礎、創新培育新型經濟主體、創建農産品品牌,農業總産值、固定資産投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湖北省第一方陣。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武漢金龍畜禽有限責任公司生豬養殖基地。新華網發

  鄉村美 農旅融合展現新活力

  秋高氣爽時節,來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梁湖農莊吃飯、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

  梁湖農莊董事長曾獻琴説,她最近正忙著裝扮園區,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旅遊高峰。

  2008年,順應當地大力發展農文旅産業的趨勢,曾獻琴自籌資金成立了武漢市梁湖都市農莊有限公司。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五里界梁湖農莊。新華網 李徵崢 攝

  在她的帶領下,梁湖農莊通過流轉土地,盤活農村閒置資源,逐步建成了集星級酒店、商務會所、露天游泳池、果蔬採摘園等設施和項目為一體的休閒農業觀光園,成為五里界“網紅打卡地”。

  梁子湖畔江夏區舒安街未來家園,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未來家園是一家三産融合農業示範園區,規劃面積1萬畝,已經開發利用6600畝。目前一産業種植有3900畝獼猴桃,300畝水培大棚蔬菜,以及桃梨棗橘等時令水果;二産業有蛹蟲草、生物精華膜等;三産業主打農旅融合,通過開展鄉村旅遊,每年吸引遊客達2萬多人。

  據介紹,未來家園産業園已帶動周邊500多位村民就業,務工人員年收入近5萬元。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舒安街未來家園。新華網發

  讓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科普、康養等産業深度融合,江夏區積極打造梁子湖國際旅遊度假區、魯湖都市田園綜合體,累計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灣216個。目前,全區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企業、農莊、基地等近100家。

  隨著農旅融合深入推進,江夏區鄉村休閒遊持續火爆,2022年旅遊綜合收入超20億元。五里界小朱灣、湖泗海洋村、安山青春村、金水武當村、法泗劉家港等一批美麗鄉村成為市民週末休閒好去處,每年吸引鄉村休閒遊市民超過500萬人次。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梁子湖拾光牧場。新華網 李徵崢 攝

  能人多 鄉村人才引領“共富路”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武漢市江夏區以人才振興賦能鄉村振興,一大批擁有農村情懷、矢志江夏發展的鄉村人才,在廣闊鄉村大施所能、發展産業、盤活經濟,描繪出一幅共富新圖景。

  “把企業做好,惠及更多鄉親。”在武漢市江夏區湖泗街海洋村,武漢陽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馳升説,這些年在外創業,他無時無刻不牽掛著家鄉。

  楊馳升是海洋村第一個大學生,從家鄉走出去之後,他在北京打拼多年,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湖泗街海洋村。新華網發

  成功不忘桑梓地。懷揣著對家鄉的熱愛,2011年,楊馳升決定回鄉投資創業,成立了武漢陽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十多年間累計投入超1.5億元,將海洋村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建設高端民宿,打造美麗鄉村,實現農旅融合,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楊馳升説,現在村民們在園區務工充滿幹勁、充滿希望,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0年前不足7000元增加到30000多元。

  “我們園區的水果品質非常好。”走進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雷嶺村,武漢霄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龐在虎説,2006年大學畢業後,他曾在武漢的一家央企從事採購工作。學習農業專業的他,對農村充滿感情,也一直希望用所學的知識改變農村面貌。

  2017年,他和創業夥伴來到江夏區金口街雷嶺村決定投資創業。龐在虎説,霄垚農業成立之初就和農科院專家達成合作,培育出了很多國內少有又深受市場歡迎的品種,引進了新優柑橘品種雞尾葡萄柚,復興了江夏區地方名優品種大橋桃,打造了鱖魚孵化項目。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武漢江夏:打造“最美農谷” 建設鄉村振興樣板

雷嶺村霄垚農業。新華網發

  為幫助農戶增收,霄垚農業為周邊農戶免費發放種苗並免費提供技術指導,讓農戶不僅能打工就業,更能發展特色種養殖。如今,雷嶺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特色種養殖項目,戶均增收近2萬元。

  “我們農村人靠讀書走出來,不是為了逃離農村,而是要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反哺生養我們的鄉村,這樣才能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龐在虎説。

  近年來,江夏區以穩鄉土人才、育專業人才、引高端人才的“三才工程”為總抓手,精細化打造鄉村人才隊伍,營造“回鄉開心、幹事順心、生活舒心”的環境,同時利用現有的高校資源優勢,與農科院、華農等高校院所合作,發掘培育了一批農業科技型企業和農業産業領軍人物。

  一大批鄉村人才紛紛紮根江夏,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領頭雁。他們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讓廣袤鄉村變成了充滿希望的田野。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