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搭建供給鏈 重塑産業鏈 提升價值鏈 湖北紡織服裝産業瞄準萬億目標
9月15日獲悉,湖北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印發《湖北省紡織服裝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更好推進紡織服裝産業高品質發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産業總量規模倍增,全省規上紡織服裝企業營業收入達到5000億元,其中,棉紡織業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服裝服飾業營業收入達1500億元,産業用紡織品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力爭全省紡織服裝産業“十五五”發展成為萬億産業。
湖北省將搶抓新發展格局和沿海紡織服裝産業加速轉移機遇,堅持“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方向,堅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搭建供給鏈,重塑産業鏈,提升價值鏈,轉型升級優存量,招商引資擴增量,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省紡織服裝産業規模、品質效益、供應鏈保障水準明顯提升,補鏈強鏈取得明顯進展,創新設計能力明顯增強,品牌建設水準明顯提高,優勢特色更加顯著。打造全國紡織服裝産業轉移主要承載區、棉紡織業優勢産能聚集區、産業用紡織品研發和製造高地、數字時尚産業新業態應用示範區,初步建成全國紡織服裝強省。
——瓶頸短腿取得突破。化纖産能由40萬噸增至200萬噸,印染布由4億米增加到25億米,化纖原料配套使用率上升至30%,坯布本地印染率上升至50%,提升全産業鏈協同水準。
——供應鏈體系優化。建設佈局清晰、各具特色、互補互促的專業市場體系。到2025年,以武漢為中心建設一批紡織品服裝交易平臺,實現終端市場引領;依託産能集聚區,建設一批面輔料交易市場;以服裝、家紡等為重點,建設一批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示範基地,拓展市場空間,帶動紡織服裝産業轉型發展。
——承接轉移成效明顯。實施差異化發展、錯位競爭,規劃建設一批紡織服裝特色園區和聚集區,精準招商,從沿海地區承接一批大中小優勢互補、上中下鏈條互補的紡織服裝製造企業、服務平臺和專業市場。到2025年,通過承接服裝、印染、針織、化纖等産業轉移,轉移落戶規上企業新增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
融鏈方面,以供應鏈重塑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支持華紡鏈等公司建設一個打通紡織服裝産業上下游資源的數字化供應鏈服務大平臺,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輻射力的面輔料、服裝、家紡等專業市場,打造一批紡織服裝電商平臺及電商快反産業基地,帶動産業後發趕超。以供應鏈平臺為紐帶,連結紡織服裝批發市場和面輔料等生産要素市場,對接本地外地、線上線下展銷平臺,引導紡織服裝企業上平臺,整合資源配置,增強企業互動和産業黏度,加速産業鏈重構,提升産業整體競爭力。
強鏈方面以棉紡織為基礎,做強湖北省紡織産業優勢。補鏈方面以印染和化纖為突破口,突破斷鏈短板制約。壯鏈方面以服裝和皮革為重點,優存量,擴增量,上水準。延鏈方面以非織造布為著力點,打造全國産業用紡織品高地。創鏈方面以纖維新材料為引領,建設未來紡織産業先行區。(記者張愛虎、通訊員高佳、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