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水上綠洲讓路“鳥寶寶”
來源:湖北日報  |  2023-09-20 09:36:54

  原標題:水鳥繁育需要草 保護湖泊要割草 水上綠洲 讓路“鳥寶寶”

武漢:水上綠洲讓路“鳥寶寶”_fororder_01

灰翅浮鷗在湖中哺育幼鳥。

武漢:水上綠洲讓路“鳥寶寶”_fororder_02

水雉在湖中築巢。

武漢:水上綠洲讓路“鳥寶寶”_fororder_03

灰翅浮鷗在湖中繁衍後代。(圖片均為受訪者 武漢觀鳥協會成員高利軍供圖)

  9月初,湯湖戲院後的湖畔濕地,水草豐茂,魚類悠遊,成群的鳥兒結對盤旋。幾隻水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正帶著孵化不久的幼鳥覓食,為即將開啟的南遷之旅做準備。

  今年夏季,武漢市觀鳥協會成員在此新觀測到了10余對水雉築巢。這是首次在湯湖濕地發現如此聚集的水雉群。

  成片的水鳥巢豐富了濕地生態多樣性,卻也帶來了新的矛盾……

  要收割的水草

  成了水鳥愛巢

  水雉是一種對水質和生活環境要求很高的珍稀鳥類。2021年,我國在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時,將水雉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主要棲息于有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澤地帶。

  “水雉是夏候鳥,每年5月會飛來武漢,6至8月是它們的繁衍期,幼鳥孵化需要一個月的時間,9月底等幼鳥會飛後,便會再次南遷。”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科普,“芡實等浮水植物是水雉喜愛的做巢地。它們對繁衍環境要求較高,需要有豐富的水生植被和良好的濕地生態。”

  今年6月,武漢市觀鳥協會志願者陳然在觀測湯湖水鳥時,偶然發現湯湖戲院後的湖畔濕地,有十余個水雉鳥巢集中在此。

  “珍稀水鳥成片在武漢濕地做巢,説明我們濕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陳然在群裏分享喜訊。

  然而,高興不到兩天,水雉繁殖就面臨“威脅”:築巢的水草地,來了兩艘打草船。

  這片水草是武漢市水務部門栽種的,目的是治理湯湖的水環境。經過幾年的生長,已鋪滿了岸邊水域。

  “水草在生長過程中能吸附水中的富營養物質,還能給水鳥及魚蝦提供食物。長成後將水草收割,可以凈化水質,是水環境治理中的常見方式。”武漢市林業工作站技術人員李鵬介紹,“但倘若長期不清理,任由水草繁茂于水面,會遮蔽水底微生物所需的陽光,導致水下部分生態系統失衡。同時,腐爛的水草根莖也會大量沉積在水底,導致水底嚴重淤泥化,並致水體發臭。因此,定期割草很有必要。”

  水生植物打撈工作往往從7月上旬一直持續到9月底,而這也恰巧是夏候水鳥的繁育期。

  “水鳥選擇繁衍地有一定隨機性,茂密的水草是引來水鳥築巢的關鍵,此時收割定會大幅影響鳥兒孵化成功率。”顏軍説。“倘若這次沒有築巢成功,第二年它們便不會再來了。”

  十九處濕地

  出現鳥草衝突

  “這可不行,這麼多水鳥蛋還在草裏,一收割,就全沒了。”觀鳥協會將衝突上報給武漢市園林部門,要求暫停水草收割工作。

  園林部門了解情況後,迅速聯繫武漢經開區水務局,經過協商,暫時保留了湯湖水域的部分水草區。

  第一處水鳥繁殖地保護的威脅解除了,可衝突並未停止。

  6月22日,正值端午假期,武漢市觀鳥協會成員再次在北太子湖水域發現了大片灰翅浮鷗等幼鳥巢。

  “足有100余個鳥巢棲息在水草中,差不多佔了整片湖一半的面積。”顏軍説。

  發現時,割草的船已經開始轟隆作業,將還未破殼的鳥蛋連同水草一道收絞上岸,驚得大片水鳥四起。

  “趕緊上報,要求他們立即停止作業。”眼見近百個水鳥巢面臨傾覆,顏軍現場緊急聯繫分管部門。可礙于假期,效率放慢,仍驚損了部分鳥巢。

  “今年武漢市多處水域水草進入收割期,不及時發現,收割船很快就能毀掉大片鳥巢。”觀鳥協會的成員們與園林、水務、城管等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商量合理保護方案。

  在各部門高效溝通下,迅速確立一套方案:由觀鳥協會志願者分批到全市70余處水鳥活動觀測點,考察水鳥築巢情況,發現一處,上報一處。相關部門將合力統籌,保留水鳥築巢的水草區域,直到鳥兒們完成繁衍。

  經過觀測,武漢市觀鳥協會在全市19處水域發現了水鳥築巢聚集地,均得到妥善保留。

  “今年,南湖這片水草濕地,來了數十對水雉等珍稀水鳥,這是過去沒有的美景。好多市民散步時,都會停留下來觀鳥。”武漢市觀鳥協會志願者高利軍展示著7月在南湖湖濱公園拍到的水鳥照片。

  目前,水雉、灰翅浮鷗等夏候鳥的繁殖期已過,幼鳥基本已發育完成。最晚10月初,最後一批夏候鳥也會全數南遷。“此時再收割,不會影響水鳥生活,明年再生長起來的水草仍會成為水鳥的愛巢。”9月中旬,高利軍再次來到南湖岸邊,割草船已清理了空巢及水草,“看著它們成群結隊地來,攜家帶口地走,心裏真高興。”

  濕地生態保護

  需要整體性思維

  事實上,顏軍早在3年前就捕捉到了這種矛盾。

  他記得,彼時武漢的湖泊濕地,符合水鳥棲息條件的區域並不多,來度夏的水鳥種類遠沒有現在豐富。即使發現一些水鳥巢,也都隨水草一同被清理船破壞了。

  “我們反映過,但數量少,對水鳥保護尚不夠重視,未採取任何措施。”顏軍回憶。

  近幾年,武漢園林、水務、農業等部門加強聯動機制,共同制定濕地生態多樣性保護相關工作方案及規劃。對類似事件更加重視,響應更快。

  “濕地生態保護是個系統工程,應多方協同合作。”李鵬認為,“若園林部門只管生物多樣性和濕地資源保護,水務部門只解決水環境治理,各自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難免片面,應當樹立整體性保護與系統性修復的思維。”

  “今年,來武漢棲息繁衍的候鳥種類和數量較往年大幅增多。”顏軍拿出觀鳥協會每月的觀測記錄,今年8月,有120種候鳥在武漢留下了身影,相較于往年同期增加了29種。

  越來越好的濕地生態,為夏候水鳥留出水上“綠洲”。“鳥類是有記憶的生物,它們會用翅膀做出選擇。”顏軍説,“以後,定會有更多珍稀水鳥將愛巢築在武漢這座濕地之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芳婷 實習生 劉逸鵬)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