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利專家來十堰開展“節水愛水護水庫區行”考察調研活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0-23 16:04:15

  10月19日,在十堰市泗河污水處理廠的人工快滲池內,碗口粗的水管一字排開,一根根水柱從水管的細孔中噴出,在空中閃轉騰挪後劃出一道道銀絲般的拋物線,經過河砂過濾後,乾淨清澈的水緩緩流入泗河。“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工作人員告訴正在這裡考察的北京市水利專家。

  近年來,十堰先後引進多家第三方治水權威公司,引入全球主流污水處理工藝,通過實施截污、清污、減污、控污、治污、管污等“六大系統工程”,構建前端“正本清源”、中端“休養生息”、末端“嚴防死守”的治理體系,過去五條不達標河流條條變清流。丹江口水庫水質長期穩定在Ⅱ類及以上標準,109項水質監測指標中,106項達國家Ⅰ類水質標準。十堰官山河、犟河、劍河持續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Ⅲ類以上水質標準,泗河水質達到Ⅲ類,神定河水質達到Ⅳ類。

“十堰的污水治理已成為全國的典範”——北京水利專家來在十堰開展“節水愛水護水庫區行”考察調研側記_fororder_圖片7

來自北京的水利專家一行遠眺丹江口水庫 攝影 呂世銀

  “十堰在流域單元、流域系統保護和一體化治理中先行先試,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黃俊雄表示。

  “世界上通行的污水治理方法中,十堰市已經採用了26種,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在污水處理效率和監管力度上非常有效,可以作為全國的典範。”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流域生態環境研究所工程師郭浩然由衷地讚嘆。

  島嶼星羅棋佈,綠道百轉千回。秋陽之下,丹江口環庫公路猶如一條白色的巨龍,緊貼著水面向遠方蜿蜒而去;煙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庫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泛著碧藍的微光。沿途“絕不讓一滴污水進入庫區”“像守護生命一樣守好一庫凈水”的巨幅標語既是庫區人民守水護水的鏗鏘誓言,也彰顯著十堰人民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

北京水利專家一行通過地圖了解丹江口水庫全貌 攝影 呂世銀

  已投入運行的丹江口水庫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打造的水庫水質監測系統、重點排污企業監管系統、水庫環庫岸線監控系統、環庫公路危化品車輛監控系統、水上執法隊伍監管系統、衛星遙感水質檢測系統、水庫水質監測防入侵監控系統、水質保護陸地巡護隊伍監管系統8大監管系統,從空、天、地多維度,對南水北調工程安全、水質安全、供水安全24小時進行監測監控。

  如今,“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理念在十堰已經深入人心,十堰在節水、守水和保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北京市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張欣欣表示,北京、十堰要繼續共同攜手,守護這一庫碧水。

  “感謝十堰人民為南水北調工程做出的巨大貢獻,作為北京市民,我為能夠喝到丹江水而感到幸運。”北京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長曹海平説。

北京水利專家在當地了解有關水質檢測設備 攝影 呂世銀

  為了支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鄖陽先後經歷了兩次淹沒、兩次搬遷、三次移城。在十堰市鄖陽區中華水園,當踏上用老城舊磚鋪設的小路,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處副處長張少焱動情地説:“庫區移民遠離故土,從生活、就業,到子孫後代的發展,都需要從頭再來。我們要抱著感恩的心,來保護、利用好這來之不易的水。”

  “這個村子治理得真美。這些年十堰在環境治理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村容面貌變化很大。”在十堰市鄖西縣天河畔的觀音鎮劉家灣村,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城市水生態環境研究所副主管張蕾説,這是她第三次來到十堰,每一次來都能感覺到水變得更清了、環境變得更好了,村莊也變得更漂亮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十堰那畔行,飲水思源情;風一更,水一更,南水北調夢已成,攜手再出征。”行走在青山綠水間,面對如詩如畫的風景,張欣欣即興改編了納蘭性德的詞作《長相思·山一程》,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文 段吉雄)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