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萬多只野生鳥類常年棲息於此 朱湖濕地生態好 美麗水鳥競還巢
鳳頭麥雞在水中嬉戲
鳳頭麥雞近影 通訊員供圖
10月31日,在孝感朱湖國家濕地公園四汊淺沼區域,一群鳳頭麥雞與青腳鷸、黃嘴白鷺、黑水雞等鳥兒聚集在水中,有的大快朵頤,有的款款梳粧,有的自由嬉戲,有的靜靜打盹,怡然自得、生態祥和。
“鳳頭麥雞是冬候鳥,它們回來了,這個冬季朱湖濕地就更熱鬧了!”朱湖國家濕地公園野生動物保護站洪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鳳頭麥雞對環境的要求極高,它們一回來,大小天鵝、紅頭潛鴨、鴻雁、白琵鷺等一眾候鳥馬上就要來了,這不,我們正在加緊做好候鳥越冬地的監測工作哩!”
鳳頭麥雞是一種頭戴鳳冠,身著霞帔的美麗水鳥。過去一度在朱湖區域銷聲匿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它們紛紛返回故里,在朱湖度過舒適的冬季。
“生態美不美,環境好不好,鳥兒們最有發言權。”朱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濕地中心負責人池清華介紹,朱湖不斷加大生態保育和生態修復力度,堅持依湖就水,科學治理,持續推進喬灌結合、林帶林澤組合、湖水林田草生態契合的複合濕地工程,修復生態鏈條,豐富生物多樣性,形成大濕地套小濕地、小生境提升大環境,自然和諧、互利共生的生態格局。
據極目新聞記者了解,經過持續1年的監測,目前在朱湖國家濕地公園區域棲息和越冬的鳥類達220余種。濕地公園常年棲息著各種野生鳥類10萬多只。監測到遺鷗、黑鸛、青頭潛鴨、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5種,小天鵝、斑頭雁、鷹隼、雁鴨類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0多種。
鳳頭麥雞(學名:Vanellus vanellus)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29-34釐米。頭頂具有細長而稍向前彎的黑色冠羽,宛如突出於頭頂的角,甚為醒目。鼻孔呈線形,位於鼻溝裏。鼻溝的長度超過嘴長的一半。翅形圓。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它們棲息地通常在濕地、水塘、水渠、沼澤等,有時也遠離水域,如農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區。食蝗蟲、蛙類、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種子等。
鳳頭麥雞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6年鳥類紅色名錄——近危(NT)》、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鳥類是生態平衡中極端重要的一環,保護鳥類就是保護地球生命共同體。”池清華指著身上的綠馬甲對極目新聞記者説,“這不,朱湖國家濕地公園候鳥越冬季,我們志願服務已經啟動了。”(記者陳勇 通訊員萬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