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湖北鱷列入重要基礎地質研究成果
來源:湖北日報  |  2024-01-11 10:31:26

  原標題:南漳湖北鱷列入重要基礎地質研究成果 將爬行動物濾食能力記錄提前了1800多萬年

南漳湖北鱷列入重要基礎地質研究成果 將爬行動物濾食能力記錄提前了1800多萬年

最新發現的南漳湖北鱷化石標本。

  湖北鱷研究又有新成果。1月9日獲悉,“南漳湖北鱷為全球最早濾食性海生爬行動物”這一科研成果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列入年度重要基礎地質研究成果。該成果認為,南漳湖北鱷與現代海洋中須鯨進食方式相同,説明現代海洋生態系統的雛形在早三疊世時期已經形成。

  上述成果于2023年8月發表于國際知名期刊《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調中心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和英國布裏斯託大學聯合聯合研究得出。

南漳湖北鱷列入重要基礎地質研究成果

  南漳湖北鱷是一類生活在海洋中的史前爬行動物,出現在距今約2.48億年前。其長有細長的吻部,化石出現在湖北南漳縣和遠安縣交界地區的南漳-遠安動物群中。根據以往的發現,南漳湖北鱷化石標本往往呈側向保存,無法全面觀察到頭骨的特徵,導致不能準確認識它的生活習性。

  武漢地調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龍介紹,在長期從事南漳-遠安動物群研究過程中,研究團隊採集到了兩件呈頂面出露和一件呈腹面出露頭骨的南漳湖北鱷化石標本。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南漳湖北鱷的兩側前頜骨和鼻骨幾乎不接觸,在吻部中間形成一條狹長的吻中縫;上頜的兩側唇邊各發育一列淺槽。

南漳湖北鱷列入重要基礎地質研究成果

南漳湖北鱷的最新復原圖(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調中心供圖)

  在幾何形態測量學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團隊通過與現生的130種水生四足動物進行形態趨同對比分析發現,南漳湖北鱷的吻部結構趨同於現代海洋中的須鯨。程龍解釋,須鯨是現代海洋食物鏈中的特殊類型,它們的上頜生長有梳狀排列的角質須。捕食時,其借助吻中縫和下頜擴充口腔空間,吞下大量海水,隨後閉上嘴巴吐出水,用鯨須把食物留在口中。研究團隊認為,南漳湖北鱷的上頜也生長類似鯨須的軟組織。此外,結合南漳湖北鱷較弱的運動能力,研究團隊進一步提出南漳湖北鱷類似須鯨中的弓頭鯨或露脊鯨,採取遊速較慢的持續濾食方式在海水錶層小型浮游動物。

  該團隊認為,這種現代海洋生態系統中獨特的進食策略在早三疊世南漳-遠安動物群中被發現,進一步説明生活在距今2.48億年前的湖北鱷已成為已知最早的濾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它也將爬行動物濾食能力的記錄提前了1800多萬年。(記者林晶、通訊員陳琳、趙璧)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