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科技創新大賽落幕 冠軍獲得百萬元科創大獎
1月14日,歷時8個月的“漢口銀行杯”武漢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大功率深紫外LED晶片研發”項目團隊從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奪得大賽一等獎並獲獎金100萬元。
“收穫冠軍是對我們科研團隊的極大肯定,基礎科學是最苦最難的,雖然站在這個光鮮舞臺上的是我,但實現這些科技創新成果的是背後默默無聞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們,是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項目負責人張曾濤難掩心中激動,第一時間和團隊成員分享了這個好消息,“有了基礎科學,才有我們基礎的核心硬體,才能更好地研發國之重器,才能沒有後顧之憂,這100萬元我們將繼續投入于基礎科學的研究開發。”
這場大賽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市科技局、各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管委會)、武漢人才集團承辦。當天,科技之光匯聚路演舞臺,11個參賽項目通過項目路演、亮點陳述、選手答辯三輪環節對決後,決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作為一名技術出身的創業者,我覺得武漢的科技工作者和創業者是非常幸福的,因為武漢市持續推進政産學研金服用體系的建設,不斷為科技工作者打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和土壤。”評委之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莉莉總結發言時説。
本次大賽以“自立自強擔使命,科技創新贏未來”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光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綠色低碳、大健康和生物技術、先進材料八大領域,吸引國內外585個具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項目參賽。通過初審、月賽、輔導、季賽、訓練營、半決賽等環節,歷時8個月,遴選出11個優質項目進入總決賽。
大賽過程中,發掘了一批優秀科創項目和成果:“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系統”項目,可同時適用於狹窄性和反流性主動脈瓣膜疾病的救治,給中國800余萬心臟病患者帶來福音;“智慧自適應氣管導管氣囊壓力控制系統”項目,為病人提供更舒適安全的手術環境,降低並發癥的發生;“下一代超高速薄膜鈮酸鋰電光調製晶片”技術走在全球前列,可應用於寬頻電信和航空航天應用等多種場景,將寬頻提速5倍以上;“退役動力電池數字化、智慧化、高值化回收利用”技術國際領先,每回收1kWh電池減排19千克體積的二氧化碳……大賽有效促進了投資機構與先進技術間的對接,加速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助推武漢科技創新創業高品質發展。
截至目前,通過以賽代評、以賽促創、以賽選才新機制,市區聯動累計對60余個優質項目予以科技項目立項支持,促成10余個項目新落戶或計劃落戶武漢,近20個項目獲機構投資意向,10余個項目在技術研發、合作交流、業務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有效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大眾評委、深圳市華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車能表示,大賽的參賽項目大多與高校院所緊密合作,各項目均在自身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上實現了一定引領突破;大部分項目均獲得了早中期投資,説明武漢具有良好的投融資環境與營商環境。大賽對支持區域科技創新發展,引導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成長,推進各産業創新升級具有重要影響。
未來,武漢市科技局將持續舉辦系列優質科技創新賽事。(記者施敏 范家曼 鮑若喬 通訊員陳雯 梁筱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