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共逐新綠“碳”前路
來源:湖北日報  |  2024-01-19 09:29:21

  今年,武漢市政協新增“環境資源界”,成為繼杭州以後全國第二個設立“環境資源界”界別的副省級城市。

  1月18日,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奮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凸顯大江大湖濕地城市特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打造世界濱水生態名城。

  綠色發展、低碳轉型,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武漢市政協委員、江漢大學環境與健康學院教授劉瓊玉説,武漢因水而興,因江而盛,擁有1624平方公里濕地、165條河流、166個湖泊,豐富的水資源是承載武漢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主體。

  “水資源要回歸自然屬性,保持可持續利用,使開發和保護相互促進。”武漢市政協委員、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教授吳雪飛説,水在保護和利用中有很多衍生品,中國人有擇水而居的傳統,我們可以通過挖掘江河湖泊周邊的文明傳承,促進水遺産保護。

  33平方公里東湖水域大氣磅薄,浩渺無際。武漢市政協委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負責人虞旻子建議,引入全域視覺風景區的概念,將整個東湖區域打造成一個以視覺傳播為主體統一的旅遊目的地,通過整合資源,提升景點的品質,為遊客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旅遊體驗。

  “風脈能源在綠電、低碳領域深耕超過13個年頭。2023年,我們投産運營武漢市首個兆瓦級液冷型儲能電站,電站綜合效率國內領先,成為綠電並網、調峰調頻的重要支撐。”武漢市政協委員、風脈能源董事長葉毅説,將繼續在新能源行業和碳交易領域作出積極貢獻。

  武漢市人大代表,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書平建議,武漢可依託中碳登的牽引力,提升輻射帶動效應,同時建立健全碳普惠激勵機制,提高社會各界參與雙碳示範城市建設的積極性。(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湯煒瑋 馬文俊 通訊員 葉秋 費志清)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