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加速從沿海開放“後隊”邁向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
來源:湖北日報  |  2024-01-26 09:50:53

  原標題:我省加速從沿海開放“後隊”邁向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 改革多點突破 開放縱深拓展

湖北省加速從沿海開放“後隊”邁向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_fororder_01

一架阿提哈德航空的波音777-200全貨機在鄂州花湖機場起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湖北省加速從沿海開放“後隊”邁向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_fororder_02

2023年,中歐班列(武漢)累計開行848列,同比增長57.6%,再次刷新年開行紀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攝)

  2023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900億元;中歐班列年開行數創歷史新高;新年伊始,杉杉商業集團、中信海直、海爾集團等知名企業相繼落子湖北,為我省投資環境和産業發展氛圍投下信任票……

  一項項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一個個來之不易的開放成就,是我省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的生動寫照,彰顯湖北加速邁向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的堅定決心與信心。

  改革添動力

  營商環境跨入第一方陣

  2023年12月27日,全國工商聯發佈2023年度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湖北營商環境排名實現“三年三進位”,入列全國前十,首次跨入第一方陣。

  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關鍵,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務”,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政務中心;全面深化“一網通辦”,100種高頻證照實現辦事免提交,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99.16%,“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9.80%;印發《以控製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47條舉措招招為企業降成本……我省以系列措施幫企業爭分奪秒、為企業精打細算,變營商為“贏商”。

  從深化機構改革到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從國企改革到創新引才機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精心謀劃、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一條條關乎國計民生、經濟發展的改革措施陸續出臺、漸次實施,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夯實高品質發展基礎,湖北經濟社會發展韌性更足。

  群眾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武漢市武昌區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大師資配備和隊伍建設的保障力度,建立健全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工作的組織領導和部門聯動機制,入選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襄陽市科技局推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為高端人才辦理來華工作許可證開闢綠色通道,助力引進外籍人才。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我省全力推進市場監管數字化改革,初步構建以“三網一中心”為總體架構的數字化平臺體系,上線“智慧服務一張網”、公平競爭審查監督系統、省市縣所“數字駕駛艙”,建立“1+6+N”主責主業標準事項165項;武漢海關在全國率先實現危包企業代碼“網上辦”,辦理時長壓縮70%以上,實現代碼管理與出口危包週期抽檢智慧對接,提升危險貨物包裝監管水準。

  直面時代課題,破除發展瓶頸。2023年,湖北出臺《省屬國有企業高品質發展五年行動計劃》,謀劃開展十大專項行動,力爭全面提升省屬企業創新能力、産業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26家鄂企上榜國務院國資委最新版本的“科改企業”名單,總數全國第二……湖北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國有企業活力進一步釋放。

湖北省加速從沿海開放“後隊”邁向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_fororder_03

繁忙的武漢陽邏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目前,陽邏港已開闢多式聯運通道42條,輻射區域延伸到西北、西南內陸地區及歐洲腹地,實現“通江達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

湖北省加速從沿海開放“後隊”邁向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_fororder_04

製圖/萬璇

  開放促發展

  高水準開放氣場升騰

  1月24日4時56分,伴隨悠揚的汽笛聲,滿載漢産貨物的X8015次中歐班列,從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站始發,一路向西經由阿拉山口出境,奔向目的地俄羅斯。

  2023年,中歐班列(武漢)累計開行848列,同比增長57.6%,再次刷新年開行紀錄。眼下,中歐班列(武漢)已擁有52條穩定的跨境運輸線路,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115座城市,逐步形成“通道並行、多點直達”的國際物流網絡體系。

  暢通開放通道,讓湖北與世界的聯繫愈發緊密。在湖北,外達歐亞、內聯江海的鐵水聯運、江海聯運、水水直達、公鐵聯運(中歐班列)、水陸滾裝、陸空聯運等多式聯運網絡初步成形;花湖機場已開通12條國際貨運航線,聯通15個國際貨運航點,初步構建起由鄂州輻射歐洲、北美、中東、南亞、東南亞、東北的航線網絡佈局。

  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我省堅持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開放的廣度、力度、深度持續提升。

  ——找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路徑。圍繞大宗商品、紡織服裝、汽車産業、生物醫藥、磷化工組建五大重點産業供應鏈平臺,助力打通經濟循環堵點;謀劃推進物流“地網”、供應鏈數字化“天網”、供應鏈“金網”、服務貿易“商網”融合路徑,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的市場拓展體系。

  ——建好用好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依託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地方特色應用55個,數量居中部第一;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在武漢東湖高新、武漢經開、鄂州花湖機場、孝感首衡城落地,建成“1+4+N”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國際貿易綜合服務體系,促進政策、資源、訴求直達。

  ——推進高水準制度型開放。湖北自貿試驗區新增31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推廣;實施湖北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區內啟動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印發湖北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十堰、黃石、鄂州獲批聯動創新發展區。

  各方點讚

  近年來,湖北將營商環境當作頭號工程來抓,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外資企業不斷投下信任票。去年,湖北密集舉辦招商盛會、持續組織企業出海開拓市場,經貿促進舉措亮點頻頻,開放發展的勢頭更加向好,對全省經濟穩步增長具有重要意義。(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吳傳清)

  玉湖冷鏈佈局湖北以來,省市區三級政府積極採納企業建議,合理謀劃省市冷鏈物流空間佈局,在服務外資企業方面下足功夫,送來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持政策和服務保障措施,讓我們更有信心紮根湖北。玉湖冷鏈將加快在湖北投資建設的步伐,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更多玉湖貢獻。(玉湖冷鏈武漢公司董事長 王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朝霞 通訊員 沈商軒)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