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屈家嶺遺址入選“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來源:湖北日報  |  2024-01-31 09:48:18

  原標題:屈家嶺遺址入選 “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70年曆經4次發掘,持續厘清江漢平原史前文化面貌

湖北屈家嶺遺址入選 “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_fororder_01

屈家嶺遺址出土的炭化粟

湖北屈家嶺遺址入選 “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_fororder_02

屈家嶺文化彩陶紡輪

湖北屈家嶺遺址入選 “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_fororder_03

專家考察屈家嶺遺址水壩遺存。(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梁剛 攝)

  1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湖北荊門市屈家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入選,成為2023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這是該遺址被發現70年來,繼入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後,斬獲的又一殊榮。

  新發現水利系統 見證距今5100年的治水文明

  在論壇彙報會上,考古項目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陶洋介紹,經過近3年的全面調查和系統發掘,屈家嶺遺址發現多組因勢而建、規模龐大的史前水利系統,“出土遺物、測年數據顯示,熊家嶺水壩早期壩的年代範圍為距今5100年至4900年,是相當成熟完備的水利設施。”相關發現標誌著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從被動地防水禦水轉變為主動地控水用水,為研究早期人地關係、社會組織等問題提供重要考古依據。

  此外,揭露一座面積約510平方米的屈家嶺文化時期的大型“宮殿式”建築F38,發現有黃土臺基和數量眾多、規模龐大、建造工藝考究的“磉墩”(磉墩是古建築基礎部分,起承載柱子、柱礎以及墻體的作用),是迄今發現“磉墩”的最早形態。

  多位專家點評稱,距今5000年前後,在多個史前中心區域發現有大型水利系統,此次屈家嶺遺址新發現的水壩將已知史前水壩的年代推至距今5100年至4900年,具有重要價值。大型水利系統是聚落人口、規模及社會複雜化程度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而大型水壩的修築也會增強對自然災害的調控能力,為農業生産提供保障,對文明演進有重要意義。

  專家還稱,屈家嶺遺址新發現的水利設施及高等級建築、大型中心聚落,是研究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明進程的珍貴物證,為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關鍵樣本。

  四次考古發掘 持續厘清江漢平原史前文化序列

  屈家嶺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地處大洪山南麓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是實證長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遺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羅運兵介紹,屈家嶺遺址是湖北考古的起點,1954年遺址被首次發現,1955年、1956年、1989年的三次考古發掘,逐步揭開這裡特徵鮮明的史前文化面紗。出土大量史前稻作遺存、蛋殼彩陶、磨光黑陶,表明其是長江中游農耕文化的發祥地。

  2015年至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多家單位在此開展多學科考古,獲取一批重要遺物:大量碳化粟,係長江中游發現最早的粟作遺存;含銅量超94%的銅礦石,為探索我國史前礦冶資源利用提供了線索;已知最早的高溫黑彩釉陶,將我國高溫黑釉技術提早將近1000年。

  先後四次考古工作,完善了屈家嶺遺址的史前文化序列,即歷經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個時期,基本涵蓋江漢平原史前文明的主要階段。

  陶洋介紹,距今5300年前後,油子嶺文化首次將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納入統一的文化共同體。屈家嶺遺址作為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油子嶺文化聚落,發現最早的快輪制陶工藝和磨光黑陶生産技術、聚“族”而葬的墓地形態等,生動展示了這一時期社會發展的高度。距今5100年左右,屈家嶺遺址率先從油子嶺文化嬗變為屈家嶺文化。這一時期,水利系統經改造升級,發揮了更大作用,促使聚落規模從105萬平方米擴展至284萬平方米,縝密的水利系統、規整的環壕設施、高超的建築工藝,代表這裡是長江中游一個新型中心聚落。

  系列重要考古發現,助力屈家嶺遺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並被連續納入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

  如今,已正式掛牌的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展現史前文明,體驗農耕文化”為展示目標,將遺址博物館陳列展示、考古發掘現場與山水田園風光相結合,形成了集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開放以來,已接待線上訪客、線下游客共計數百萬人次。農耕文明發祥地正煥發勃勃生機,擁抱現代生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梁剛)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