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發佈了《關於命名2023年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的通知》,襄陽市樊城區中原街道鐵路社區榜上有名。
鐵路社區是典型的以國企退休職工為主的老齡化社區,60周歲以上的居民超過一半,老齡化比較明顯。近年來,鐵路社區黨委堅持需求導向,集中力量抓黨建、優服務、強治理,逐步把老年居民從基層治理的“包袱”轉變為社區發展的“財富”。如今,上午到老年大學學習模特步,中午在老年食堂就餐,下午去做志願服務已成為社區許多老年人一天生活的常態。
為更好地服務老人,鐵路社區幸福食堂面向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優惠卡,優惠標準為60歲到90歲的老人就餐補貼為20%,90歲以上的老人就餐補貼為50%。“這裡的飯菜種類豐富,價格實惠,很合我的胃口。”75歲的李奶奶説,每天吃飯時還能遇到一些老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很開心,像家一樣。
老人們在幸福食堂享用可口的飯菜 攝影 樊勤
除了解決好老年人吃飯的問題,社區還設有老年人衛生服務站、大數據管理中心,為老人們提供日間照料、心理疏導、掛號問診等多元化服務。“我們還開辦了襄陽市第一所社區老年大學,為老人們提供了一個溝通學習交流的平臺。”鐵路社區黨委書記龔新濤介紹。
鐵路社區老年大學創辦于2021年9月,開設繪畫、書法、模特、黃梅戲等25個專業課程,共有44個班級,招收學員近3000人,是該社區及周邊社區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的重要陣地。校長龐新華介紹,除了專業課以外,學校還開設了4個黨建特色學習班,定期邀請退休老黨員、黨校老師開展唱紅歌、講紅色故事等活動,組織學員及時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鼓勵大家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退休以後,我經常感到無所事事。現在有了老年大學,不僅可以學習新知識,還能結交新朋友,生活變得充實且有意義。”社區居民王阿姨説。
老人們在老年大學學習 攝影 樊勤
龔新濤表示,未來,社區將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優化公共活動空間,探索更多的為老服務體系,為轄區老年人打造更加宜居、安居、樂居的環境,讓轄區老年人生活更有溫度、有活力。(文 杜元 李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