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傳出消息:歷經3年多的努力,襄陽漢江濕地植物普查成果出爐,新增植物物種記錄248種,總數達489種。
2020年,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委託湖北大學專家團隊開展植物資源普查工作,通過科學設置樣方樣線,分批次於不同季節開展野外調查,本次調查共記錄鑒定維管束植物114科320屬489種。其中本地種372種,栽培種113種,入侵種4種,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2種:杜仲、野大豆。相比2013年濕地公園成立之初,新增植物物種記錄248種。濕地公園內植被整體可劃分為2個植被型組、5個植被型和23個群係。除植物本身的自然屬性及觀賞價值外,絕大部分種類還具有一定的藥用、食用、工業原料等價值。
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地處襄陽市漢江中游城區段,其地理位置和獨特的地質地貌,塑造了濕地公園絢麗多彩的植物世界,也為學術界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物種。濕地公園成立以來,經過10年的濕地修復、生態管護,濕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公園內植物多樣性顯著增加。
據介紹,本次植物普查共拍攝植物圖片5000余張、製作植物標本600余份,歸納整理了大量文獻資料,編寫了植物調查報告及《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維管束植物名錄》。在此基礎上,經專家團隊多次研討、論證和修訂,《湖北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植物圖鑒》編制完成。
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介紹,此次植物普查工作圓滿完成,不僅全面摸清了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的植物資源底數,也為開展植物科普教育,提高群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合理利用濕地植物資源及開展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劉燕、褚一凡、朱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