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系列新聞發佈會。黃岡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忠誠,黃岡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朝暉和黃岡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涂寶峰等6人參加新聞發佈會,並以“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為主攻方向,用改革創新精神探索現代化建設路徑”為主題,介紹相關情況。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永良
“黃岡是傳統農業大市,縣域和鄉村是黃岡的基本盤。我們立足比較優勢,明確以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為主攻方向,對內整合、對外開放,探索黃岡現代化建設路徑。”黃岡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忠誠在發佈會現場表示。
黃岡堅持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系統謀劃城市與鄉村的人口、功能和産業,引導特色化發展,高品質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2023年全省強縣工程考核,黃岡是全省4個先進市之一,武穴、蘄春、黃梅躋身全省20個先進縣市區之列。全市GDP增速連續10個季度高於全省;2023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資産投資總量躍居全省第四,經濟穩中向好,展現出蓬勃生機。
以“雙集中”為切入點,推進就地城鎮化。黃岡主城區圍繞武鄂黃黃同城化,按照“通道—組團—功能—産業”的邏輯,推動城市和産業集中高品質發展。加快科技城建設。黃岡深化與光谷科技同創、産業同鏈、園區共建,搭建前後臺一體化科創平臺,與東湖高新區共建“光谷第九園”,新導入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産業項目36個。加快文旅城建設。黃岡打好黃岡中學、蘇東坡、李時珍“三張牌”,在鄂黃大橋橋東片區形成優質資源集聚區,著力打造黃鄂百萬人口城市新中心。加快空港城建設。黃岡連接花湖機場,推進供應鏈基地、電商産業園、多式聯運倉儲物流基地建設,既服務樞紐門戶,又服務大別山內陸開放。同時,黃岡實施“四區聯動”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彰顯古城特質,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黃岡力量。
今年以來,黃岡全力拼經濟、實現開門紅。一是工業開門紅。黃岡紮實開展“我為企業解難題、配政策、找訂單”活動,1月至2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三,工業用電量增速全省第一。二是項目開門紅。全市集中開工項目232個、總投資1333億元。三是消費開門紅。黃岡持續舉辦“東坡廟會”及促消費系列活動,1月至2月,全市社零增長7.1%,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9.9%。
黃岡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朝暉表示,黃岡農業有兩大特點,一是産量高、底盤穩。糧食總産量連續11年穩定在50億斤以上,油料、生豬、水産等産量長期位於全省前三。二是特産多、品質好。全市擁有地理標誌保護産品47個,數量居全國市州第一,蘄春蘄艾、大別山黑山羊是全省主推核心大品牌,中藥材産量全省第一,黃岡在堅決扛起糧食安全責任的同時,堅持以供應鏈思維推動特色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加快形成鄉村新質生産力。
黃岡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涂寶峰在介紹黃岡的文旅特色時表示,黃岡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一座大別山,吳楚分界線,南北分水嶺。大自然造就靈山秀水,也賦予詩情畫意。在這裡,東坡文化獨領風騷,紅色文化光輝璀璨,戲曲文化絢麗多姿,禪宗文化久負盛名,醫藥文化海內聞名,名人文化獨一無二。大美黃岡,美在生態、美在人文、美在心靈、美在心安。春賞萬畝杜鵑花海,夏玩峽谷漂流,秋賞層林盡染,冬享溫泉養生。當前正是黃岡最具顏值、最有品質的季節,涂寶峰邀全國各地遊客來黃岡上春山,共赴一場繁花似錦的浪漫之旅、心安之旅。(文 張良 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