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市武漢,扛起擔當!
來源:人民網  |  2024-05-07 13:23:30

英雄城市武漢,扛起擔當!

武漢長江大橋。

  英雄城市武漢,是中國“中部重鎮”,是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是發展能級躍升的超大城市,正紮實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展迎來新的重大戰略機遇。武漢知重負重,當更進一步勇毅前行、擔當作為。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把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把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連結優勢、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市委十四屆七次全體會議將於今天召開,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作出武漢貢獻。

  科技創新做強“自己的東西”

  5月6日,東湖高新區的九峰山實驗室鐳射飛旋,科研人員正屏息凝視半導體設備在中試線上加速“奔跑”。

  作為湖北省十大實驗室之一,九峰山實驗室成立近3年來,已建成全球化合物半導體産業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科研及中試平臺。

  如今,在這個實驗室內,有超過100個項目同時運轉,正經歷著半導體行業少見的高複雜度研發場景。

英雄城市武漢,扛起擔當!

九峰山實驗室。

  武漢擁有高校92所、在校大學生近130萬人、國家級創新平臺149個,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

  2022年4月,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英雄城市武漢,扛起擔當!

武漢大學。

  武漢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科技創新是武漢城市能級躍升的關鍵要素。

  在今年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上,武漢連續3年聚焦科技創新,發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20條”,大力推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産業化,把武漢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成果轉化是武漢創新發展的著力點。

  目前,武漢市的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達20個、備案中試平臺已達156家,努力讓新技術“研有所用”。

  在腦部植入像頭髮絲一樣的電極,然後開機,調整參數,就能讓不自主晃動的帕金森患者瞬間平靜下來。

  4月7日舉行的第六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分享了“腦機介面新突破”,這項國際領先的新技術,有望帶來千億産值新賽道。

  全國首個無人駕駛車蘿蔔快跑在武漢完成“萬里長江第一跨”;國內首條懸挂式空中軌道列車“光谷光子號”懸空飛行;全球首套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系統獲批上市;國産大飛機C919百餘零部件“武漢造”;“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産業串起萬億級産業集群。

英雄城市武漢,扛起擔當!

光谷空軌。

  4月18日,武漢市清華大學人才合作協議簽訂,深化在科研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輸送等領域的合作。

  近年來,深化實施“武漢英才”計劃、“學子聚漢”工程,爭創國家級高水準吸引和聚集人才平臺。

  武漢積極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奮力打造創新涌動的新時代英雄城市,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數”轉化為高品質發展“最大增量”,為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

  加速邁向新時代“九州通衢”

  4月18日,武漢新港陽邏保稅園區一派繁忙,一輛輛東風嵐圖新能源汽車排列成整齊方陣,報關查驗,裝入集裝箱,一路向東,江海聯運,經上海洋山港,最終出口至歐洲。

  “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

  如今,陽邏港已開通東盟四國等20多條國際貨運航線,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標箱,萬噸貨輪從這裡啟航,成為長江中上游第一港和國際大港。

  1月23日,《武漢市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新時代內陸開放新高地實施方案》出臺,明確圍繞“一帶一路”內陸地區新節點、長江經濟帶高水準開放新門戶、國際創新開放合作新引擎、全球現代産業發展新重鎮、全國制度型開放新樣本,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如何發揮交通區位優勢,更好融入和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提升樞紐功能,發展樞紐經濟,打造樞紐城市。爭創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推進天河機場、花湖機場協同聯動,構建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高標準建設中法、中德國際産業園,大力發展外貿新形態,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4月12日,武漢市發佈《關於加快推動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連結優勢的實施意見》提出,做大樞紐能級,做強樞紐貿易,做實樞紐産業,高水準建設樞紐經濟示範區。

  圍繞發展樞紐經濟,武漢正打造科技、産業組織中心和供應鏈組織中心,提升資源要素集聚能力,提高經濟外向度。

  綠色發展刷新高品質發展“亮色”

  武漢是全球唯一人口超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

  4月17日,“武漢加快‘三個優勢轉化’”系列新聞發佈會上,武漢水資源保護交出亮眼答卷: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河流斷面佔75%,水質優於四類標準的湖泊佔84%,無劣五類湖泊。這是武漢連續三年劣五類湖泊實現“清零”,是武漢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和流域綜合治理的“結晶”。

  近年來,長江武漢段水質已穩定保持在二類,為20年來最優,長江江豚“逐浪”頻現武漢,萬千鳥類詩意棲居天興洲。

英雄城市武漢,扛起擔當!

一頭江豚從在建大橋水域遊過。

  如何統籌流域綜合治理?自2021年起,武漢聯合多地在武漢都市圈推進河湖水質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上游來水水質優良,下游地區出錢獎勵,上下游攜手共治,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太驚艷了!”每個週末,大型純電動“長江榮耀號”遊輪上,遊客爆滿,站在四層露天甲板上,兩江四岸的璀璨夜景盡收眼底,

  “夜遊長江”成為外地遊客打卡武漢的一種新風尚。

  武漢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綠色低碳産業,加快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武漢。

  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武漢,正用生態“底色”刷新高品質發展“亮色”。(文/陳永權 圖/劉斌 高勇 金振強 胡冬冬 李永剛 陳卓 周超 劉璇 彭年)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