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識別到目標杆塔,現在開始自主巡視。”6月29日,湖北鄂州市鄂城區旭光大道,一台由AI輔助操作的無人機一邊語音播報,一邊繞著10千伏電桿開始自主巡視,60多秒後,它又自動飛向更遠處的一根電桿重復巡視動作。
自適應巡檢技術實際應用場景畫面 攝影 鄭力瑋
據悉,讓無人機在配網巡視中能夠自主“思考”的秘密,是國網鄂州供電公司創新應用AI開展的自適應巡檢技術。該技術能夠智慧識別電桿、自動避開障礙、自主拍攝橫擔和絕緣子等關鍵部位情況,有效提高了配網巡視效率。
操作人員開展無人機自適應巡檢工作 攝影 鄭力瑋
“巡視好配網是保障可靠供電的關鍵,但配電線路條數多、分佈複雜,單靠傳統的無人機巡視,效率不高。”國網鄂州供電公司杜山供電所員工林行介紹,現在無人機有了AI“大腦”,能夠自行思考巡視點位,拍攝時還能智慧調節曝光,不僅巡視圖片更清晰了,巡視一根電桿也只需1分多鐘,效率提升了3倍。
國網鄂州市鄂城區供電公司自適應精益化巡檢隊伍 攝影 沈若
隨著配網發展,配電線路越來越多地採用“T”字連接等方式。為應對這種配網交叉線路帶來的巡視挑戰,國網鄂州供電公司積極優化AI演算法,讓無人機在線路巡視中學會“認路”。
此外,為提高配電線路巡視的針對性,國網鄂州供電公司還利用自適應無人機實現了航線的自由組合,進一步提高了配電線路隱患和故障巡視排查能力。
國網鄂州供電公司杜山供電所員工林行介紹,如今只需在自適應無人機對應的平板上點擊幾根電桿航線,就能自動生成新的組合航線,按照這個新的航線,無人機能在確定範圍內實現自主巡視,巡視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據了解,國網鄂州供電公司依託自適應無人機巡檢技術,已完成轄區432公里10千伏線路、8516基桿塔的航線規劃及精益化巡檢。目前,該公司正積極推動傳統“人機協同”模式向“機巡代人”的轉變,為加快建設供電更加可靠的數字化配網示範區提供重要支撐。(文 金雅傑 鄭力瑋 朱駿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