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花湖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貨運航線22條——“飛起來”飛向“強起來”
淩晨,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一片繁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新機場是經濟發展新引擎。
從中央到地方,多方力量共同加快打造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于2022年7月17日建成投運,現已開通貨運航線73條,其中國際貨運航線22條,貨郵日均吞吐量穩居全國前四。
現全省上下正積極創建以空港為核心形態的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作為世界第四個、中國唯一的航空貨運樞紐,花湖國際機場正從“飛起來”逐步邁向“強起來”,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作出更大貢獻。
航線織密
全球朋友多起來
6月29日晚10時25分,隨著一架波音737—800F全貨機滿載貨物騰空飛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鄂州—馬尼拉”定班國際貨運航線開通。這是鄂州花湖國際機場開通的第20條國際貨運航線。
2024年以來,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積極拓展歐美、亞非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國際貨運航線,陸續開通飛往莫斯科、芝加哥、布達佩斯、亞的斯亞貝巴等10條國際貨運航線。
2024年以來,花湖國際機場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提速:3月1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鄂州花湖機場對外開放;4月29日,花湖機場航空口岸通過國家驗收;5月9日,2024年全國首個獲海關總署批復的保稅物流中心鄂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關運營;5月15日,民航局批准鄂州花湖機場更名為鄂州花湖國際機場;6月28日,海關總署專家組對鄂州花湖國際機場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進行了實地驗收,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2017年底開工建設,2022年7月17日投運,截至6月底,花湖國際機場累計開通貨運航線73條,其中國際航線22條,國內貨運航線51條;已經形成覆蓋全國、聯通亞洲、歐美和非洲的軸輻式航空貨運網絡。2023年完成貨郵吞吐量24.53萬噸,2024年目標直指120萬噸。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認為,花湖國際機場處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其建成投運生逢其時,未來將開通更多國際航線連通全球,將推動地區經濟擴大開放,從“九省通衢”逐步邁向“九州通衢”,為湖北省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撐。
引擎轟鳴
貨到花湖快起來
僅需3個小時!來自南洋的海鮮便可運抵鄂州,中國企業生産的電子産品等也可抵達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如此“買全球”與“賣全球”的場景,每天都在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上演。
隨著貨運航線不斷織密,在加速“鄂貨回鄂”的同時,還吸引了來自華東、華南等地區的轉運貨物,有效擴大了湖北跨境物流網絡的覆蓋範圍,為中國與全球的經貿往來提供更高效的“空中絲路”。
自2023年9月,順豐航空完成貨運航線轉場後,現在的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淩晨“群起群降”“東西雙跑道”運行模式已成為日常,單日最高貨運航班起降120架次、貨郵吞吐量近3000噸。
面積70萬平方米的順豐轉運中心,總長52公里的分揀線高速運轉,每小時可分揀貨物28萬件,平均每分鐘4600件,一投用便躋身國際一流水準。
與此同時,為加速進出口快件通關和分揀速度,海關監管作業系統在建設階段已嵌入轉運中心運轉系統,實施“順勢監管”,分揀與通關無縫同步。“航空口岸機坪‘直裝直提’‘遠程屬地查檢’等通關便利化措施,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提高了通關效率。”鄂州海關副關長李峰説。
“全球航空貨郵量按噸位計不到貿易總量的1%,卻完成了全球貿易貨值的三分之一、我國國際貿易貨值的五分之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王微認為,作為國家重大生産力佈局的項目,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已從建設階段進入運營階段。
動能澎湃
臨空經濟強起來
花湖國際機場和90公里外的武漢天河機場,客貨“雙樞紐”雙引擎轟鳴。
王微介紹,中國是目前全球跨境電商規模最大的國家。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增速達到15.6%,成為這幾年全球航空物流發展的主要動力。
湖北樞紐地位突出,是陸海空“三個絲綢之路”的戰略交匯點,12個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加快形成,黃金水道通江達海。“花湖機場與天河機場聯動形成民航客貨運雙樞紐,為臨空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交通條件。”上海機場集團原總工程師劉武君説。
湖北以5個萬億級支柱産業、10個五千億級優勢産業、20個千億級特色産業為骨幹的“51020”現代産業集群加速崛起,千億級産業達到19個,光芯屏端網、汽車製造、大健康三大産業2024年將達到萬億規模,為發展臨空經濟提供了堅實産業支撐。
“買全國、賣全國,買全球、賣全球”。隨著花湖國際機場超級運力的釋放,臨空産業加速聚集,武漢都市圈臨空經濟起勢騰飛。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推動空港新城和航空偏好型産業協同發展,累計實現億元以上新簽約項目182個,簽約總金額1444.35億元。其中,2024年新簽約項目49個,簽約金額235.2億元。
中國物流、中國郵政、東航物流等落子花湖。蘋果、施耐德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了中國區中心倉。長江存儲、聯想(武漢)等12家重點企業通過花湖國際機場開展外貿業務。新科宇航MRO、中康眾盛、度邊電子等20個臨空製造業項目和國藥控股、九州通沃田、中國供銷、圓通速遞等頭部供應鏈企業項目正加快建設。
武漢、鄂州、黃岡、黃石四地均加速臨空産業佈局。在剛剛結束的湖北花湖國際機場開放暨臨空經濟發展大會上,四地共簽約項目191個,投資總額3651.5億元。其中,以打造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為目標的臨空經濟項目77個,簽約項目金額1451.5億元;以培育新質生産力為核心的現代産業項目88個,簽約項目金額1476.6億元。臨空經濟和現代産業項目“雙千億”,花湖國際機場形成“兩翼齊飛”新發展格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