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産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就是種苗,目前普遍採用的稻田生態繁育模式雖然有效解決了種養面積迅速擴張下的苗種供應問題,但受養殖技術、養殖理念和養殖規模擴大等因素影響,小龍蝦種苗存在野生資源匱乏、種苗供應能力不足、種苗品質下降等諸多問題。
近年來,潛江市積極搶抓省“蝦十條”政策機遇,在小龍蝦産業上加大科研投入,由政府主導,建立小龍蝦科創平臺,加快産研對接,依託湖北省小龍蝦産業技術研究院,與各大科研院所合作,組建科技研發人才隊伍,啟動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科技攻關,以解決制約小龍蝦産業發展的種苗問題。
針對湖北省小龍蝦産業因長期自繁自育、近親繁殖及捕大留小等情況而造成的規格小、生長速度慢、抗病能力下降等種質退化問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忠衛研究員團隊專門培育了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科潛1號”新品種。研究團隊在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微山湖等主要湖泊以及長江中下游養殖區域收集小龍蝦野生和養殖種質資源,培育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等經濟性狀顯著改良的新品種(係)。目前在潛江已成功選育出具有顯著優秀性狀的F5代蝦苗,相較于現有小龍蝦養殖品種,其生長速度提高10%,耐白斑綜合症病毒能力提高15%,正在申報認定“科潛1號”小龍蝦新品種。
湖北省小龍蝦産業技術研究院也聯合華中農業大學顧澤茂教授團隊培育克氏原螯蝦“潛江紅3號”新品種,目前已經培育到F4代,且已通過專家現場測評。相較于現有小龍蝦養殖品種,其生長速度、耐病毒能力以及出肉率均顯著提高。
下一步,潛江市將持續推進小龍蝦良種選育工作,抓緊開展後續中試測産,同步開展小龍蝦工廠化繁育方向的研究,提高優質苗種的供應能力。(文 杜元 舒均 龐正 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