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舉辦的2024年中國碳市場大會分論壇上,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就“建設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這一議題進行交流討論,聚焦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制度的健全完善及顯著成果,分享先進經驗,推動社會各界對自願減排的理解和參與。
2024年中國碳市場大會分論壇現場 供圖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
目前,我國已構建起一套科學完善的制度體系——生態環境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佈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的管理辦法》,為市場的規範運行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等部門牽頭完成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設計與實施指南、註冊登記規則等,確保了減排項目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北京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指出,自願減排規範運行需要有規模化、流動性、有需求的市場,“我們需要順應國際發展趨勢,借鑒各大交易所經驗,進行多元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探索。”
分論壇上,國際貿易排放協會(IETA)主席福瑞德介紹了全球碳市場的進展,他希望有更多的中國成員加入協會,共同促進國際碳市場的合作。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專家組聯合主席、美國環保協會碳市場和私營部門脫碳助理副總裁佩德羅·巴拉塔表示,碳市場和碳交易體系與整個信用體系有關,提升碳信用品質至關重要,他期待與中國碳市場積極尋求互通合作。
國際貿易排放協會(IETA)主席福瑞德發言 供圖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
近年來,中國自願減排交易市場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成果。在註冊情況方面,已完成新開戶4500余家,其中項目業主40余家,全國控排單位880余家,地方重點排放單位340余家,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結構。在交易情況方面,截至2024年7月15日,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累計成交量4.72億噸,累計成交額70.92億元。未來,隨著更多科學的方法學發佈和高品質減排項目的開發,減排量有望進一步增加,特別是海上風電等項目並網將為中國自願減排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文 艾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