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湖北隨州廣水十里蔣林村,國網隨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進行真型試驗基地配網改造施工。“這次改造主要是電桿組立、金具組裝、展放導線的工作,目前已完成66基電桿組立、39基電桿金具組裝。”國網隨州供電公司真型試驗基地配網改造工程現場負責人程騰蛟説。
真型試驗基地配網改造工程是國網湖北電力推動鄂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的12個重點項目之一。該工程共新建改造10千伏架空線路36.35公里,電纜1.37公里,智慧饋線終端18個,可實現示範區內各種試驗工況下的配網負荷分級供轉需求,提升廣水區域互聯互供能力。
湖北廣水市寶林光伏發電站 攝影 夏一菲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大量接入,電動汽車、分佈式能源、儲能等互動式用能設備廣泛應用,鄂北地區電力系統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的“雙高”特徵日益凸顯,對電能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鄂北地區風力和光伏發電新能源資源稟賦充足,其中隨州市新能源裝機容量約為區域最大負荷的2.85倍,隨州新能源累計發電量連續11年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州第一,但本地消納全部新能源裝機所發電量較為困難。而與隨州相鄰的襄陽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用電負荷增長快,隨州、襄陽兩地具有互補性,可以實現供需協同發展。
位於襄陽市谷城縣經濟開發區的申楚儲能電站 攝影 李俊蕾
針對隨州、襄陽兩地資源優勢和電力供需特點,國網湖北電力統籌于2023年8月成立鄂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聯合工作組,正式啟動建設國內首個裝機容量超千萬千瓦、供電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供電人口達千萬的省級跨市域的鄂北(隨州、襄陽市)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
變電運維人員對站內一二次設備及蓄電池艙進行巡視 攝影 李欣琪
據介紹,鄂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預計可帶動數十億元建設投資,建成後該區域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將達58%,新能源電量佔比將達57%,年可增發新能源電量31億千瓦時。目前,隨州和襄陽兩地供電公司圍繞鄂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建設目標,統籌區域資源和專業優勢,全力推進重點項目有序進行,預計年內完工。
國網隨州供電公司總工程師孫朝霞表示,鄂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建設的目標是新能源、新型儲能、多元化負荷等系統主體靈活便捷接入,源網荷儲友好互動,分佈式電源、微電網、配電網與大電網融合發展,最終建成智慧靈活電力系統,這也是鄂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建設項目的意義所在。(文 夏一菲 李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