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武漢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內,隨著下課鈴聲響起,學生有序排好隊憑“票”出門。驗“票”的人正是這堂課的講師胡荃。
憑“票”下課 孵化課堂成果
“出門票”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有價票證,而是同學們的課堂筆記。學生需要在“門票”上寫下三個在本次課堂中真正記住的知識或得到的啟發與思考。課堂結束時,學生把完成的“出門票”給老師查看後就可以有序離開教室。
學生的“出門票” 供圖 武漢商學院
據了解,“出門票”借鑒了“321課堂反饋課堂管理技巧”,也稱為“出門通行證”,是一種簡單快速的課堂評估方法,有助於老師快速評估學生是否掌握了當課所學的核心概念或知識點。“3”代表今天學到的三個知識,“2”代表兩件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1”則是一個自己仍然存疑的問題。胡荃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將“3”應用到課堂,形成了“出門票”。除了在英語演講課程中應用出門票,胡荃還將其應用到綜合英語、英語語音等其他科目中。
“‘出門票’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重點知識的記憶,同時也能反饋每節課的課堂效果。”胡荃説,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講授。通過每節課查看學生的出門票,可以直觀有效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整體的課堂效果,也能據此靈活調整和改進教學計劃。
胡荃(右一)在檢查學生的“出門票” 供圖 武漢商學院
創新教學模式 形成積極回饋
每到學期末,胡荃都會使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大部分學生對“出門票”表示接受和喜愛。“很開心大三的英語演講課程由胡荃老師教授。每次寫好自己的‘出門票’,我都會感到這堂課收穫滿滿。”該校2022級商務英語二班學生李鑫燃在上完英語口語課後分享説。
在課堂上,胡荃總是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除了記下的課堂筆記,學生還在“出門票”上寫下了對老師的感謝。“一學期下來,有的學生的狀態從一開始不敢與人對視,轉變為能夠平和、自信地發表公開演講。”胡荃欣慰地説,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是自己獲得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胡荃在上課 供圖 武漢商學院
該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提升青年教師的業務水準和綜合素質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出門票”的實踐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學校將繼續鼓勵青年教師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提升課堂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文 陳夢婷 彭語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