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出五位省級文聯負責人和兩位茅盾文學獎得主 全省首個“文學之鄉”花落英山
茅盾文學獎作品《天行者》原型地父子嶺小學將成為文學創作基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申 攝)
10月16日,經中華文學基金會批復,英山被授予“文學之鄉”稱號,這也是湖北首個獲此殊榮的縣(市、區)。
“文學之鄉”是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中華文學基金會負責實施的文學公益項目,旨在通過品牌創建,進一步繁榮當地文學創作、普及文學知識、鼓勵和扶持基層文學事業建設、培養文學新人,同時樹立“標杆”示範,激勵其他地區的文學發展。
英山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中原、江淮、吳楚文化在此交匯,崇文重教盛行不衰。新中國成立以後,英山文學名家輩出,先後走出劉秀山等五位省級文聯負責人,熊召政、劉醒龍“兩位茅盾文學獎得主同一故鄉”成為文壇佳話。經過多年耕耘建設,英山文學事業蓬勃發展,被評為全省首批文化先進縣,有省級以上作協會員52人、詩詞學會會員96人。
據介紹,英山將抓住這一契機,將全省首個縣級文學館升級為畢昇文學藝術院,設立名家工作室,將《鳳凰琴》《天行者》原型地父子嶺小學,改造為文學創作基地,籌建荊楚作家文庫;將文學元素充分融入全縣文旅大版圖,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設立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建設重點文學作品原型地標識,打造中國文學之旅旅遊線路;設立畢昇文學藝術獎,開展文學獎項和文藝名家評選,建立文學人才激勵機制。(記者劉毅、通訊員吳滕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