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2743件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0-21 18:46:50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高鈺姍):10月18日,記者從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截至目前,全省累計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2743件,辦案數量位列全國第五位。案件涉及大氣、地表水、土壤與地下水等多個領域,賠償總金額達4.56億元。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北在推動地方立法,規範磋商規則,完善技術和資金保障,開展案例實踐,推動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創新替代性生態環境修復,湖北建成“武漢江夏靈山生態環境修復示範基地”“武漢長江·青山濕地生態環境公益修復基地”等全省首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基地,為生態修復提供多元場景,以認購碳中和林、修復濕地溝渠等形式履行生態環境修復責任。

  針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較重的行為,截至目前,湖北以訴訟形式結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共有7件,其中1件由主審法院調解結案,2件已判決生效,4件正在審理中。案件類型涉及交通責任事故次生環境污染、非法排放水污染物、破壞山體、非法捕撈水産品等類型。

  在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能力建設方面,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司法廳指導、督促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創建,目前,湖北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機構總數為6家,分佈在武漢、襄陽、宜昌、荊州四個市州;同時,湖北積極推進市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專家庫建設,邀請自然資源、水利、農業農村、林業、漁業等領域的專業技術機構或專家參與出具意見。

  據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處處長方芳介紹,為系統總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體制機制實踐經驗,引導全社會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形成“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環保觀念,湖北已連續四年組織開展年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典型案例評選活動。

  其中,由鄂州市生態環境局辦理的“某公司向湖北省鄂州市跨省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被生態環境部評選納入了全國第三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

  該案例是一起典型的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件,案件辦理過程中,生態環境部門與司法機關保持銜接與溝通,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調查,在調查過程中配合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固定證據,追溯到該案源頭企業,明確了賠償責任並開展磋商,促進賠償的順利推進。該案例體現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協同追究,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辦理中的部門聯動具有良好示範意義。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