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靚西蘭卡普
金秋十月,土家族的發祥地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桂香四溢。長陽土家自治縣土家源廣場,張燈結綵,身著艷麗的民族盛裝的土家兒女聚集在一起,隨著舞台中央的電動升降站臺的緩緩升起,大家載歌載舞,西蘭卡普織錦被鑲嵌在幺妹的裙裾上,虎仔的衣袖間跟著音樂的節拍生姿飄搖,歡慶長陽土家自治縣成立40週年。
西蘭卡普是土家族傳承了上千年曆史的手工織錦。過去土家姑娘出嫁時,都會在織布機臺上製作美麗的西蘭卡普作為嫁粧,土家族人叫著“花鋪蓋”,它是一種實用被面,更是土家族姑娘深閨手藝和家庭教育的印證。2006年,西蘭卡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由於製作中有紡線、牽線、裝筘、捆桿上機、挑織及後期整理等20多道工序。其傳承人少,工序複雜且慢,被沉寂很長時間。近十年來,電動力幫它掙脫了舊時手工“織”工藝、工序的束縛,轉型到電腦“繡”的工藝和工序上,它可以量産,而且省時省力,依然紋樣飽滿、色彩明艷熱烈,美觀結實。很符合現代土家族人的審美和需求。繡西蘭卡普圖案,縫在服飾上,使其悄然復蘇,“俏”起來了。
詹興軍就是受西蘭卡普文化的影響,找到創業路的土家族嫂。
2008年,在深圳製衣工廠做婚紗的詹興軍返鄉創業,租了一個門面銷售民族服飾。隨著時代發展和土家族人日益需求增加,2012年,詹興軍購置電動縫紉機、鎖邊機和電熱蒸汽熨燙機替代她腳踩縫紉機和手工,並雇2人專做西蘭卡普織錦鑲嵌在土家族服飾上。
西蘭卡普熱起來是2014年,詹興軍回憶當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縣慶30週年時,她獲得了一大批土家族服飾需求訂單,這一年,她將西蘭卡普織錦圖案的繡帶或繡片改良運用到婚紗、蕾絲裙等服飾和日用品上,給她帶來了製作民族服裝的第一桶金。
2018年,她帶著手工西蘭卡普織錦遠赴深圳,請廠裏的設計師幫設計電腦繡花,設計成功後,她就購回一台電動繡花機,當時,廠老闆還善意地提醒她:“電可靠嗎?”
詹興軍説:“我就在供電公司旁邊,電壓穩定,電工隨叫隨到,服務有保障!”
詹興軍回來沒有多久,又購置了10台更先進的電動縫紉機、電動鎖邊機、電動釘扣機、電動鎖眼機和電動裁剪,招了更多人員,租了一個近200平方米的製衣場地,生意也越來越好。
今年,鑲嵌有西蘭卡普繡片的土家族服飾更是俏起“風”來了!詹興軍的製衣車間裏電動縫紉機連接線車飛轉,繡花機“噠噠”聲響個不停……她感慨地説:“我一個小小的作坊,硬是因‘電動力’給我幹成了一個公司。”並且,來自五峰、潛江和松滋等外地客戶的訂單也越來越多。
是夜,進出長陽大道的路燈宛如空中明星,閃爍著璀璨和溫暖的光芒。國網長陽縣供電公司服務“我為縣慶40週年增光彩作貢獻”系列活動的同時,為“電”靚土家族文化特色“西蘭卡普”、團結和促進各民族交流交融。在電化清江,倡導綠色出行,保障供電品質和服務等方面都是在為弘揚民族文化、土家族特色産業“復蘇”和地方經濟發展積極“賦能”。(李萍、熊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