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尋求矛盾“最優解” 巧解群眾“千千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1-12 15:22:07

  2022年,襄陽市南漳縣創新推出“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依託塆組劃分屋場單元,推選政治素質強、對群眾事務熱情的黨員任“屋場長”,整合“五老”人員、平安志願者等力量,以發生在群眾房前屋後的“瑣碎事”、急難愁盼的“煩心事”和涉及群眾利益的“民生事”為議事主題,共商共議、共調共解基層矛盾糾紛。

  一年後,“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因其在解決基層矛盾中的顯著效果作為全國31個案例之一,成功入展浙江諸暨“楓橋經驗”陳列館。

  眼下,鎮、村、屋聯動,“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已在南漳全面推行,切實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2023年,南漳縣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98.7%,未發生因矛盾糾紛引發的“民轉刑”案事件,群眾安全感指數排名全省第39位、襄陽市第2位。

  暖民心 有溫度 微小矛盾屋場“自解”

  同心廣場位於薛坪鎮果坪村五組,環境優美,健身器材、象棋桌、滑梯等設施齊全,是村民茶前飯後休閒、娛樂的不二之選。可就在一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荒廢的老曬場,環境衛生臟亂差,周邊村民怨聲載道。變化,源於一場屋場會。

  “前幾天有人抱怨我們組那個荒廢的老曬場,環境差,影響正常生活,大家們都提提建議,看看怎麼處理。”在屋場會上,果坪村五組街心屋場長楊茂榮提出了老曬場的問題。經過激烈討論,最終村民們商議把老曬場“廢物利用”,改造成一個同心廣場。

  “我捐20袋沙”“我把佔地的物件騰出來”……在村民的齊心協力下,如今同心廣場已經改造完成並投入使用。

  近年來,南漳縣充分發揮屋場長和屋場黨員群眾主體作用,通過召開屋場會和入戶走訪等形式,及時排查掌握屋場內矛盾糾紛和苗頭性、傾向性不穩定因素,實現微小矛盾屋場“自解”。

  解民憂 有深度 複雜矛盾村屋“共解”

  巡檢鎮文家埡村的村民尚紅玲、李明全因田地權屬問題産生糾紛。文家埡村二組屋場長丁大軍了解到情況後,第一時間召集雙方召開了屋場調解會。但因為涉及法律、政策等問題,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矛盾迅速升級。

  隨後,丁大軍立即按照“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中村屋“共解”機制,將情況反映給村綜治中心,邀請駐村輔警、法律顧問和村裏的老黨員老幹部共同來“勸和”。

  屋場會上,村老人紛紛出面説明情況、提供線索,駐村輔警、法律顧問現場出謀劃策,一條條暖心的建議,讓兩戶人家敞開了心扉,最終雙方握手言和,簽署和解協議。

  “‘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非常及時,小矛盾屋場自己解決,大矛盾我們共同解決,大量矛盾糾紛都被化解在萌芽中,大家更和氣,村裏更和諧了。”文家埡村黨支部書記尚宗根説。

  據了解,南漳縣持續深化“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在屋場“自解”機制的基礎上,延伸出村屋“共解”機制,對屋場層面難以決斷、比較複雜的矛盾糾紛,由屋場長及時上報給村(社區)綜治中心,由村(社區)書記主持調解或協調駐村(社區)民(輔)警、律師(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小組長、網格員等調解資源和“五老”人員、鄉賢、平安志願者等社會力量介入調解。

  紓民困 有廣度 疑難矛盾鎮級“幫解”

  “遠親不如近鄰,誤會解開了我們還是親熱的好鄰居。”近日,家住清河區黃蓮樹社區的崔彩蘭和鄰居郭玉解下心結,雙方“握手言和”。

  此前,崔彩蘭為了擴大菜地面積,填埋了排水溝,導致郭玉平菜園的水無法排出。黃蓮樹社區調解員張晨晨介紹,今年8月以來,為了調解雙方矛盾,社區調解員採用了上門勸和、當面調解多種途徑,雙方依舊各執一詞,甚至大打出手。

  對“共解”仍不能解決的疑難矛盾糾紛,黃蓮樹社區綜治中心將情況反映給上級綜治中心。清河區綜治中心通過整合專業調解、訴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等線下工作平臺及相關社會力量下沉屋場指導幫“解”,實現“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切實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在派出所、農業、司法等部門講情、講理、講法後,崔彩蘭卸下了心中的“執拗”,最終恢復了排水溝。(文 杜元 張恒瑞 梁毅)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