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抓住“大流量” 125萬件進口商品包裹奔向消費者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1-12 16:08:43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高鈺姍):“雙十一”購物節已經落下帷幕,而武漢經開綜保區的跨境電商企業仍在忙碌,進口商品倉庫裏,選揀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打包、貼單。

  截至11月11日,武漢海關所屬漢陽海關監管放行的網購保稅模式跨境電商包裹達125萬件,出區商品貨值達2億元。在海關監管下,數萬件包裹以秒計完成通關放行,“奔向”廣大消費者。

“小包裹”抓住“大流量” 125萬件進口商品包裹奔向消費者

漢陽海關關員對跨境電商進口商品進行監管 供圖 武漢海關

  化粧品、保健品、食品和日化用品是跨境電商主要進口品類。為迎接“雙十一”,武漢心之怡倉儲服務公司從9月底就開始備貨。“我們將商品的進口環節前置,提前存放在保稅倉中,顧客下單後過1-2天就能收到商品,大大節省了收貨時間。”公司關務經理熊建建表示。

  在這種“跨境電商零售進口(1210)”的模式下,快捷的網購體驗更加帶動了消費者的進口消費意願,帶來了遠超預期的訂單量。熊建建説:“還沒到‘雙十一’當天,訂單量就比預估的超了25%,我們都準備加急調貨了。”幸運的是,武漢海關提前根據企業的促銷計劃度身制定了應對“爆單”的應急預案。

  “為支持區內跨境電商企業抓住這波‘流量’,漢陽海關在貨物申報、商品入庫、保證金和稅款繳存,到跨境清單驗核、包裹配送出區、商品退貨入區等各個通關鏈條上,提供全流程、全天候跨境通關服務,便利企業通關,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漢陽海關綜保區監管科負責人沈伊亮説。

  近年來,跨境電商蓬勃發展,不僅為國內企業“賣全球”裝上了強勁引擎,也讓習慣輕動手指的國內消費者們,輕輕鬆鬆就能“買全球”。

  從完善拓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正面清單監管模式、推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條碼應用、跨境電商訂購人身份自助驗核,再到稅款電子支付、稅單自主列印等,為促進跨境電商産業發展,近兩年,海關針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模式實施了一系列便利化舉措,企業的獲得感、消費者的體驗感都有了顯著提升。

  下一步,漢陽海關將繼續聚焦重點,把海外倉企業備案、出口單證申報手續辦理、跨關區退貨監管等新的監管政策落實到位,持續優化跨境電商通關監管流程,促進跨境電商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能。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