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20多座山在打“武當”牌 武當山“論道”文旅突破
來源:湖北日報  |  2024-11-13 09:57:42

全國有20多座山在打“武當”牌 武當山“論道”文旅突破

第二屆世界武當太極大會現場。(圖片由湖北日報通訊員 當宣 提供)

全國有20多座山在打“武當”牌 武當山“論道”文旅突破

武當太極吸引眾多洋弟子。(圖片由湖北日報通訊員 當宣 提供)

全國有20多座山在打“武當”牌 武當山“論道”文旅突破

第二屆世界武當太極大會上明星獻唱。(圖片由湖北日報通訊員 當宣 提供)

  深秋時節,武當山層林盡染,色彩斑斕,遊客絡繹不絕。

  “近期大活動多,帶動我們的生意也好了不少。”10月11日,在武當山下的老營古鎮,武當山賓館大門對面的湘味小炒,客人都坐到了門口的屋檐下,老闆娘一邊忙碌,一邊對記者説。

  202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湖北旅遊 武當突破”戰略,支持十堰市加快打造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十堰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正在搶抓良機大步前行。

  進一步擦亮武當品牌

  10月11日至14日,第二屆世界武當太極大會在十堰市武當山特區玉虛宮廣場成功舉辦。來自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位領導嘉賓,齊聚十堰、論道武當、共襄盛會。

  “活動辦得很好”“十堰文旅這一年多發展很快”“全媒體總瀏覽量超9億”……社會各界紛紛對此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連續兩屆舉辦世界武當太極大會,贏得了海內外的廣泛讚譽,確實是開了一個好頭。”長期關注武當文化傳播、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人文學院教授楊立志認為,大家都要珍惜這一良好開局,再接再厲,不斷擦亮武當品牌。

  而在三年前,年逾六旬的楊教授還在大聲疾呼:全國有20多座山在打武當牌,湖北武當山快被“淹沒”了。

  網上搜索“武當山”,會發現福建泉州武當山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呂梁、河北邯鄲、甘肅金昌等地打響了北武當品牌,而且同樣主推道教文化和太極養生;江西龍南、湖北黃岡等地,則以南武當品牌推動本地文旅發展……在武當這一金字招牌下,大家互不相讓,彼此借鑒,你追我趕。

  “我來開會之前,女兒就問我,武當山在福建還是在湖北?”10月13日,前來參加“湖北旅遊 武當突破”名家談活動的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發言説,“即使在中國,有一半的人也未必能説出武當在湖北十堰。”

  武當品牌大戰中,湖北十堰武當山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專家指出,品牌應當具有獨特性和識別性。武當山作為湖北及十堰價值獨具的品牌,理想的境界就是在兩者之間畫等號。

  “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我們還要不斷努力。”楊立志説,湖北武當山作為全國眾多武當山和全省文旅市場當仁不讓的引領者,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品牌打造,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長期過程。

  10月底,十堰市召開第二屆世界武當太極大會總結會。該市提出,借鑒隨州炎帝故里尋根節的舉辦經驗,要將大會常態化運行。同時,要持續做好大會成果轉化,不斷提升大會國際品質,加大國際宣傳傳播等。

  積極創建世界級旅遊景區

  十堰市計劃,爭取到2027年,將武當山基本建成世界級旅遊景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很多地方探索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但這個概念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前來參加第二屆世界武當太極大會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大使祝善忠認為,從參考國際公認的著名旅遊目的地來看,應當包括樹立世界級旅遊形象、擁有世界級旅遊吸引物、具備國際遊客出入便利的海陸空交通體系,達到世界級標準的旅遊接待設施與服務管理水準等。

  毫無疑問,湖北武當山擁有世界級的文旅資源。它是我國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國家5A級景區,自然風光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600多年前,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北修故宮、南修武當”,聯合國將武當山古建築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産。如今,貫通武當山的機場、高鐵站及高速公路,撐起了十堰連通海內外的立體交通體系。

  武當山景區距離十堰城區約40公里,以往還存在著一定的空間分離局面,造成兩地之間的旅遊功能與城市功能缺乏銜接。

  近年來,十堰市提出城市向東發展戰略,決定加快重塑武當山與十堰城區發展新格局,加快推進景城一體化發展。

  2022年,該市投資100億元新修一級公路玄岳大道,該路雙向四車道,將武當山特區與十堰城區鄖陽、張灣、茅箭連為一體,使得景區與城市的連接更加緊密,十堰下轄各縣市將紛紛進入武當山的“1小時交通圈”。

  武當山腳下的老營古鎮,正在開展核心區域城市更新規劃設計。當地提出,把保護和修繕文物放在首位,在更新過程中延續武當古建築群風貌風格,以點帶面推進民居改造和企業搬遷,逐步疏解老營古鎮非核心功能,完善國際化標識導覽系統,提供外幣兌換等便利化服務。

  地處武當山與十堰城區中間的丹江口市六里坪鎮,也在積極謀劃承接武當山的流量外溢,從而加快推進城鎮和産業“雙集中”發展。據了解,2023年武當山遊客接待量突破800萬人次,2024年預計突破900萬人次;2026年隨著西十高鐵的通車,武當山遊客極可能大幅增長;相應地,六里坪鎮或將迎來一場“潑天富貴”。

  讓武當文化走向海外

  2023年6月,武當武術團作為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代表團的一部分,訪問了希臘、羅馬尼亞和波蘭,所到之處贏得滿堂喝彩,交口讚譽。

  “當地人對武當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武當功夫表演是壓軸戲。”吳海龍説,我們駐三個國家的大使都不約而同地表示,中國公共外交活動包括武當功夫的表演,重新拉動了疫情後使館的對外交往工作。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洋洋灑灑,浩瀚博大。”吳海龍認為,把最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播出去,自然少不了以“天人合一”為核心思想的武當文化。

  武當文化豐富多彩,十堰市近年概括了武當道樂、武當太極、武當養生、武當建築“四大品牌”,對外予以宣傳推廣。其中武術一項在海外影響較大,10月13日,武當武術英國推廣中心、武當武術巴西聖保羅推廣中心、武當武術澳大利亞布裏斯班推廣中心等9個武當武術海內外推廣中心舉行授牌儀式。

  據介紹,目前武當山已有40多個海外武術分會,2萬多名洋弟子,分佈在美國、加拿大、法國、墨西哥、俄羅斯、意大利等50多個國家。

  “武當山的醫藥資源可以媲美長白山,孫思邈、李時珍等歷代名醫既是中醫也是道醫。”中醫科學大會創始人、中醫藥文化大會執行主席劉峻傑説,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教授發現青蒿素的靈感,就來自道教理論家、醫藥學家葛洪的《肘後備急方》。

  劉峻傑認為,應當進一步研究武當道醫藥文化,做實武當中醫藥文章,進而壯大武當養生産業。

  “只有用國際眼光梳理武當特質,才能用世界語言講好武當故事。”大地風景文旅集團名譽總裁王玨認為,武當山擁有眾多海外認為“最中國”的文化元素,相信一定能開創出大武當新格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永輝 通訊員 李啟東 羅毅 馮開春 林廣鑫)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