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湖北美術學院舉辦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數字時代信息可視化設計創新人才培訓”結項作品展《視·界》,並於當日下午在黃石華新1907文化公園舉辦結項作品展研討會。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及各界嘉賓的關注與參與。
上午,湖北美術學院曇華林校區內,《視·界》作品展開幕。湖北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鮑清芬,黨委副書記、校長周峰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鮑清芬首先對到場嘉賓表示誠摯感謝,並高度讚揚了本次培訓項目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她強調,信息可視化設計是數字時代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此次展覽不僅是對學員們學習成果的展示,更為文化藝術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希望學員們能將此次培訓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未來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開拓視野,勇於創新,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周峰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展覽集中體現了信息可視化設計如何通過藝術和技術的結合,將複雜數據轉化為生動的視覺表達。他強調,湖北美術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信息可視化設計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他寄語學員們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為推動中國信息可視化設計的美好未來而努力。
本次展覽以“視·界”為主題,聚焦數字時代信息可視化設計的多元探索,展出的作品涵蓋環保、生態、文化傳承等多個領域。學員們通過視覺化的設計語言,將技術與社會問題相結合,展現了高度的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作品《見微知著》以數據可視化形式揭示時尚行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呼籲公眾關注可持續發展;作品《浮生·微夢》通過動態數據呈現人與自然共生的美學理念,傳遞生態設計的深遠意義;作品《量子敘事》在數字人文視角下探討技術與人類情感交織的可能性,啟發觀眾對未來數字生活的思考......展覽現場,學員們積極介紹自己的作品,詳細講解創作理念、技術實現及應用前景。與會專家們對作品的創意表達和技術應用給予高度評價,並鼓勵學員們繼續保持探索精神。
當天下午,結項作品展研討會如期舉行。研討會由湖北美術學院創新學院學術院長楊志教授主持,來自中國美術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知名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專家們圍繞展覽作品,深入探討了信息可視化設計在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中的價值和潛力,為信息可視化設計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周峰在研討會上表示,信息可視化設計作為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産物,將在數字經濟和文化傳播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湖北美術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教學改革,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為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貢獻力量,為數字時代的文化建設注入更多活力。(記者唐天琪 通訊員陽芷倩、王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