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高品質發展丨湖北咸寧打造“暢安舒美”護學路
新華網武漢11月29日電(肖進安、劉桔、張冰)優化交通線、加裝信號燈、增設停車位、改造引導橋……近年來,湖北省咸寧市持續推進城市更新,針對學校周邊街區啟動兒童友好改造,為學生鋪就“暢、安、舒、美”上學路,全市20所學校超過3萬名學生因此受益。
臨近放學,咸寧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陸續趕來,在專設等候區有序等待。等候區地面平整、綠樹成蔭,布設了亮黃的座椅可供家長休憩,新繪的文化墻圖文並茂,增添了校園周邊文化氣息。
學校不遠處,改造後的希望橋換上青灰色“新衣”。這座建成于1995年的“老橋”承載了咸寧人的記憶,不僅是咸寧首座人行天橋,也是附近咸寧實驗小學、溫泉中學師生安全通行的重要通道。
“由於使用年限較長,希望橋出現橋面破損、橋體老化等問題,周邊道路基礎設施不足、空中飛線亂象等矛盾日益凸顯。”咸寧市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局希望橋改造項目負責人萬子輝説。
7月,希望橋改造工程啟動。項目建設團隊利用暑假期間,搶抓工程進度,順利趕在學校開學前完成橋體橋面修復、路面刷黑、強弱電管線整治等改造工作。
圖為咸寧市實驗小學校園外專設的等候區。新華網 劉桔攝
上下學高峰期,如何緩解學校周邊“潮汐式擁堵”考驗城市治理者的智慧。在咸寧市鹹安區,位於永安大道的咸寧高中巧妙解決了這一難題。
絢麗多彩的色調組合、充滿童趣的造型設計、功能豐富的區域劃分……桂花廣場運動公園2月正式開放後,已成為咸寧的城市名片、市民樂園。
桂花廣場運動公園改造是咸寧高中公共人防工程的重要部分。咸寧市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局鹹高人防項目負責人張立眾説:“除了靚麗的地面工程,還有龐大的工程‘潛藏’在地下。”
他介紹,公園地下是一處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平戰結合,平時作為地下停車場,可提供157個車位,並建設了橫穿永安大道、凈寬4米的地下人行通道。
“工程既增加了人防設施,又緩解了校園周邊交通壓力,保障咸寧高中數千學生和市民通行安全,還拓展了市民休閒空間,美化城市環境。”張立眾説。
圖為桂花廣場運動公園。新華網發
將“堵心路”變成“舒心路”,咸寧採取“一校一策”精準實施優化方案,並將“共同締造”理念融入改造工作。
在咸寧市第七小學,一條弧形景觀長廊從馬路延伸到學校門口,沿途既有世界各地著名建築繪畫圖,還有廢棄瓶蓋組成的“守護地球”拼圖、樹狀科普知識欄等,地面上手繪的波浪線條一改規整常態,天馬行空、生動而有趣。
但一年前,這裡還是另一副模樣。咸寧市第七小學黨支部副書記黃麗芝説,出入通道年久失修,殘破不堪,校園周邊人車混雜,交通擁堵,缺少紅綠燈……
以城區擁堵點整治為契機,咸寧順勢將第七小學納入兒童友好街區項目。黃麗芝説:“改造充分聽取學生想法,收集他們的建議,融合在項目設計和景觀方案中;同時,由咸寧市城管執法委牽頭,聯合街道社區、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及相關企業共同參與、共同推進。”
圖為咸寧七小孩子們的上學路。新華網 劉桔攝
採納學生的建議,在“步行巴士”通道設置文化長廊、共建花園、夢想角等,長廊上的裝飾性元素都由學生共同參與設計創作;在道路交叉口設置燈控,實現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路徑分離;與學校一墻之隔的香城古街開發商打開圍墻,開放內部通道,供車輛通行,並讓出未開發空地,作為臨時停車場……
黃麗芝説:“項目改造通過著眼‘一米高度看世界’,了解兒童需要、激發兒童創意、融入兒童智慧,這條上學路變得安全而又有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據介紹,該項目得到聯合國人居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宣傳推廣,咸寧也因此摘得第六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