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高鈺姍):12月4日,湖北企業進口自尼日爾的貨值16.9萬美元的芝麻順利通關。這是我國對原産于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産品零關稅待遇實施後,湖北省通關的首票最不發達國家享惠貨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出:“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
記者梳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官網發現,近十年來,我國連續對與我國建交並完成換文手續的最不發達國家實施特惠稅率,並逐步擴大特惠稅率産品範圍,支持和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
而此次中國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産品零關稅待遇,將為最不發達國家擴大對華出口和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發揮積極作用,這也是中國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具體表現。
據了解,該進口商主要從非洲等國進口芝麻等農産品,憑藉特別優惠關稅待遇項下原産地證書,這批芝麻享受進口關稅減讓約12.2萬元。企業關務經理表示,這為企業降低稅負成本,進一步擴展全球優質資源,做大做強國內市場提供了極大幫助。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湖北從尼日爾、莫桑比克、孟加拉國等國家進口芝麻、松子、假發、咖啡等産品達5.21億元,減讓關稅3210萬元。100%稅目産品零關稅待遇實施後,關稅減讓額將進一步增長。
另外,海關總署自11月25日起啟用了新版“特別優惠關稅待遇原産地證書籤發系統”,在線簽發功能從原有孟加拉國等5個試點國擴圍至所有享惠國,進一步提升了享惠便利性。
目前,共有43個最不發達國家享受我國零關稅待遇,其中非洲33個,亞洲8個和大洋洲2個。“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國。”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阿富汗的椰棗、老撾的榴蓮……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特色産品走俏中國市場,一方面有助於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當地農業從業者也從中國市場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