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在海南開工建設南繁育種中心
來源:湖北日報  |  2024-12-09 09:27:27

  原標題:我省在海南開工建設南繁育種中心 對接國家“南繁矽谷”加速農業新品種選育

  12月8日,湖北南繁育種中心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提蒙鄉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湖北農業科技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南繁是利用海南島南部地區冬春氣候溫暖的優勢條件,將北方農作物育種材料在海南再種一季或者兩季,縮短新品種選育週期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上世紀60年代,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到海南開展育種科研,後來省種子集團、荊楚種業等企業加入南繁隊伍。目前,全省南繁單位超50家、科研人員600余人,形成以水稻為核心、玉米和經濟作物為輔的南繁育種格局,科研基地面積達3940畝。

  過去南繁基地投入有限,科研人員租賃閒置民房作為臨時住所和辦公場地,人員分散,條件較差,無法開展室內試驗,影響育種效率。即使如此,60多年來,湖北育種單位依託南繁基地先後取得“兩係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發現及利用”“紅蓮型雜交水稻”“綠色超級稻”等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選育出“鄂中5號”“蝦稻1號”等主推優質農作物新品種數百個,為保障湖北乃至全國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湖北種業處於快出成果的關鍵時期,亟須建設高標準南繁基地來提高育種科研能力。此次新建的南繁育種中心,由省農科院負責項目實施,建設期為18個月,總建築面積11400平方米,將新建科研用房、生活服務用房及公用設施配套用房,同時滿足200多名南繁人員科研、生活需求。其中,科研用房面積達5000平方米,包括各類作物育種專業實驗室以及配套科研設施,面向全省南繁單位開放,打造成集種業創新、作物育繁、科企合作等功能于一體的共享創新平臺。

  “全省南繁基地現有10萬株水稻試驗材料,如果能把更多科研人員組織起來,同時開展篩選、鑒定、分析工作,能直接提升湖北省水稻良種選育能力。”省農科院院長遊艾青説,水稻育種要進行水稻花藥培養實驗,水稻花穗嬌弱,以前條件有限,在南繁基地取下後,立刻用冰袋包裝,寄回武漢實驗室分析。這一過程不可控因素多,影響育種研究效果。中心建成後,這項科研可就地完成。

  近年來,我國在海南建設“南繁矽谷”。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副主任錢前表示,湖北南繁育種中心建成後將幫助湖北積極對接“南繁矽谷”平台資源,加快推動湖北種業發展。(記者汪彤、魏萌葉、通訊員楊文、熊超)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