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陽新縣木港鎮西垅村村民鄭安湯前往東春街購買日常用品,來去20余公里的路程,他只花了1個小時,而在此之前,他在路上需要花雙倍的時間。
此次順利出行,得益於今年刷黑通車的石垅公路。整體鋪設柏油後,公路坑洼不再,路況得到顯著改善,出行更便捷了。
刷黑後的農村公路 攝影 柯雲峰
據了解,為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木港鎮黨委、政府大力推動農村公路建設,僅今年就爭取了70.42公里的公路建設,其中瀝青路刷黑49.733公里,水泥路硬化20.69公里,涉及轄區宋山、新湖等20個行政村。同時,該鎮計劃在陳祠村修建長13米、寬6.5米的槐泉橋,目前該橋設計圖紙已完成批復,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公路建成後好不好用、耐不耐用,養護是關鍵。木港鎮秉持農村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養”的理念,狠抓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在鎮內的26個行政村每村配備一名村道養護人員。該養護人員負責村轄區內所有的鄉、村道養護,確保養護責任到人,同時積極配合縣農村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對該鎮173條總里程216.558公里的農村公路養護情況進行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並根據考核結果獎優懲劣。
為確保通行安全,木港鎮還大力實施交通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今年以來,該鎮組織人員加強對轄區主要道路進行交通安全隱患排查,著重排查351國道、木龍公路、朱黃公路、石垅公路等車流量較大的路段,共排查出3處安全隱患,分別為木龍公路棗園段邊坡山體滑坡、351國道坳頭段邊坡山體滑坡、鄉道仙東線東嶺段路基坍塌和臨崖路段無護欄。對這些排查出來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該鎮已採取臨時管制措施並向縣交通局報告,請求專業治理,有效保障了群眾出行安全。
木港鎮黨委書記柯秀枝表示,該鎮將繼續以建設“四好”農村公路為目標,以群眾的需求為出發點,全力做好交通建設和道路養護工作,為鄉村振興和産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撐。(文 柯雲峰 張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