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湖北廣之旅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廣之旅”)收到一單蒙古國遊客的諮詢,他們計劃3月份來武漢看櫻花、坐空軌。
儘管剛剛開年,過年和春季的入境訂單已經開始排期。
“入境團增多了,我們的外語導遊簡直忙得團團轉。”廣之旅副總經理、國家金牌導遊錢文康告訴記者,隨著免簽政策的刺激和入境航班的增加,2024年,該旅行社入境遊訂單增加了近30%。
來漢的境外遊客變多,而他們的需求也更多變。
“過去,來武漢主要玩的是‘三菜一湯’,就是黃鶴樓、湖北省博物館、歸元寺和東湖,代表著武漢最深的歷史韻味和最美的城市風貌。”錢文康説,“去省博聽編鐘演奏,登黃鶴樓看大江東去,再去東湖觀世界名湖、國際濕地,外國人很喜歡這股熱鬧和煙火氣。”
近兩年,錢文康和同事明顯感覺到,外國遊客的“口味”發生了變化。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在外國社交媒體Youtube上,武漢的熱度位於第九,相關視頻發佈量更是躋身前三。武漢的光谷空軌、無人駕駛汽車等新質生産力成了流量擔當。
“‘賽博武漢’的形象已經傳播開了,前期對接時,不少顧客直接甩我一個社交媒體的截圖,點名就要去體驗無人駕駛。”湖北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負責入境業務的胡洋説。
外國遊客集體打卡光谷空軌。 受訪者供圖
空軌和無人車被列入來漢打卡的固定體驗項目,而美食拉近了人與城的距離,來武漢“過個早”成為遊客們的共識,因此形成了一個兼具未來感和本土特色的文旅套餐,被網友稱為武漢“新三樣”。
從“三菜一湯”到“新三樣”,説到底不是遊客變了,而是武漢在變。“外國遊客的特點很鮮明,就是務實。他們不搞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常常要求導遊帶他們深度體驗當地的特色。”胡洋認為,真正吸引遊客的,是武漢人打無人車上班、乘空軌出行的日常,是早晨街頭巷口,邊走邊吃熱幹面的生動場景。
2024年,一位東南亞國家的客人帶著極大的偏見來漢,以為城市又臟又差、人們生活困苦。後來,他品嘗了熱幹面、“中國比薩”豆皮,又坐了一趟光子號空軌,參觀了駕駛室,連背後的技術也要刨根問底,離開前忍不住嚮導遊感嘆,“武漢原來是這樣,好像在科幻電影裏。”
“作為旅行社的管理者、一線英文導遊,我也深感自己是文化傳播的使者。”錢文康笑著説,“我們敞開懷抱、做好服務,向世界展現真實的武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外國遊客參觀無人駕駛基地。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