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鶴樓、東方明珠電視塔、洪崖洞……武漢園博園花燈會鋪展長江文化畫卷
黃鶴樓、大熊貓、大禹治水等都“入駐”武漢園博園了。
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三),2025年第九屆武漢園博園花燈會璀璨開幕。
武漢園博園燈會點亮夜空
以“夢幻長江·魅力荊楚”為主題,精製68組花燈,遊客們從園博園東門漫步到長江文明館,在2800米的觀燈遊線中,全景式感受長江文化的熏陶。
園博園燈會給江城帶來濃濃的年味
AI助你沉浸式漫遊花燈會
“園博園花燈會,每年都是那麼炫彩有味。”1月22日,遊客張女士一家人趕來逛花燈會,感受濃濃年味。
已連續舉辦9屆的園博園花燈會是武漢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2024年曾被評為“全國十大熱門燈會”。
在保留綵燈民族風格、審美情趣和剪紙扎糊技巧的基礎上,今年燈會呈現新亮點和特色。
火壷表演
武漢園博園宣傳活動部負責人楊璇介紹,今年燈會突出長江主題,是全國首屆以長江為主題的燈會。燈會不僅製作長江流域“黃鶴樓、青城山、東方明珠電視塔、洪崖洞”等地標性建築燈組,扎制“請春酒、鰲山燈、長江名繡”等長江沿線非遺系列燈組,同時還布設有“大熊貓、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長江流域珍稀動物燈組和“大禹治水,巫山神女、白蛇鬥法海”等長江流域民間傳説燈組。這些燈組彰顯長江流域獨有的地理文化特徵,遊客觀燈猶如觀覽燦爛輝煌的“長江文化長卷”。
大家遊覽燈會,可以感受到科技時代感非常強烈:燈會融入賽博朋克風格元素,特別是部分燈組設置AI語音互動、手機AI伴遊觀燈等科技手段,遊客可實現沉浸式體驗、場景式漫遊。
遇見蟠龍菜等荊楚非遺元素
非遺元素,是燈會的另一亮點。
燈會結合園博園文旅資源,設計了文創IP“園博猿兒”。
觀花燈,看表演
緊扣中國春節成功申遺契機,在花燈中加入“崇陽提琴戲、鐘祥蟠龍菜、英山纏花、武漢過早”等荊楚非遺元素,並安排有京劇、楚劇、高蹺等非遺表演,體現荊楚非遺與燈會傳統文化的創新融合。
燈會保留並提升去年喊聲一片的“花開互動”燈組,並打造了武漢和平鳥“蒜鳥”搞笑燈組。
百餘場文娛活動攪熱年味
花燈會期間,園博園準備非遺文化大餐,涵蓋“民俗表演、歌舞曲藝、雜耍戲曲”等多項內容的百餘場文娛展覽活動。
漢口裏也是央視春晚武漢分會場拍攝取景地之一。春節期間,這裡將上演以愛情古風為主題的古代婚俗秀和以踩高蹺、採蓮船為主要內容的民俗表演活動。
武漢有戲-2025年武漢文藝院團進景區活動也將走進園博園。正月初三到初七、元宵節等時段,武漢歌舞劇院、説唱團、京劇院、人民藝術劇院、楚劇院等單位將表演綜藝、曲藝、戲曲等精彩節目。
長江文明館也推出“荊楚年味·妙手裁春”非遺剪紙作品展。
展覽精選湖北非遺剪紙作品,分“天才巧手、別出心裁、剪花迎年”三部分,展現出非遺剪紙藝術獨特的文化魅力,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風尚。
夜間,園博園眾樂苑等地將安排“夜光龍獅,打鐵花、火舞”等非遺表演。
武漢園博園燈會每日18時亮燈,21時停止入園,22時閉園。夜間只開放東門和南1門(園博大道與園博園西路交匯處)。燈會將在3月9日結束。(記者 陳希 攝影記者 李輝 通訊員 徐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