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脆的京果吸引小朋友。
1月23日,臘月廿四,是南方小年,午飯一過,漢口吉慶街的戲臺子又熱鬧起來,2025“年味武漢 非遺賀新春”系列民俗文化活動開鑼。武漢市百姓明星優秀選手及群眾文藝愛好者走上戲臺,歡歌笑語中年味彌散開來。
年味,最直接的體驗就是美食的味道。汪玉霞現炸京果攤前排起了長隊。“能嘗一個不?”“來來來,嘗一個,不酥不要錢啊!”炸京果的師傅熱情地招徠顧客,“我們的京果酥、脆、甜、香,每一口都是年的味道。”進了臘月,汪玉霞現炸京果攤就在吉慶街擺開了,“估計要開到正月初十,好多老顧客就是要買現炸的京果。”店員介紹説,每天要賣出去5000到6000元的京果。汪玉霞店舖裏也是人頭攢動,“我要兩包雜糖、兩包花生酥。”“那個元寶盒子裏是雪花酥吧,拿四個。”記者注意到,店裏顧客説武漢話的居多,店員介紹説,臨近過年,本地顧客居多,春節期間就是外地遊客多了。
店門口外的空地上,店員正幫著市民陳女士整理10個大禮盒。陳女士説:“家裡長輩就是想吃香脆的點心,汪玉霞是他們從小吃到老的,禮盒裏有八種點心,又排場又喜慶,送給長輩很合適。”
除了香甜的點心味,吉慶街上還有墨香,武漢市群藝館組織的書法家們正給遊客和市民寫春聯和福字。市民王歡領到一副對聯,“家裏吃年飯前貼起來,中國年的儀式感一點也不少。”
剪紙藝人魏松山面前擺滿了剪紙作品,“我這次擺出來的大多數是過年時用得上的吉祥圖樣。”他向記者介紹説,蛇年春節前後,他的檔期已是滿滿的,小年前後是在吉慶街參加民俗活動,正月初三到初五是到洪山區參加廟會活動,其間黃陂區的一些景區也邀請他去,“我希望有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看到我的剪紙、喜歡上我的剪紙。”
據主辦方介紹,2025“年味武漢 非遺賀新春”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將於小年前後、2月2日(大年初五)、2月5日(大年初八)、2月12日(正月十五)等多個時間段在吉慶街集中開展,寫春聯、送福字、剪窗花、“採蓮船”“五蝦鬧鲇”表演、有獎猜燈謎、非遺民間手工市集、傳統美食市集等豐富的民俗活動,陪伴大家度過歡樂祥和的春節。(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晶 通訊員 周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