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潑天流量” 武漢升至全國文旅Top2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2-05 09:52:47

接住“潑天流量” 武漢升至全國文旅Top2

  除夕,武漢震撼亮相央視蛇年春晚,令全國觀眾心馳神往。春節期間,“跟著春晚遊武漢”熱度持續高漲。

  據攜程平臺提供的數據,春節期間,“武漢”搜索量同比暴增1160%,其中黃鶴樓熱度最高。去哪兒網數據統計,武漢市遊客預訂量同比分別增長117.65%,增幅排在全國十大熱門城市第2位。

  武漢,既不似海南,給人“過冬如夏”的反季溫暖;也不如東北,體驗最極致的冰雪天。

  不冷不暖的冬季,既沒有氣候稟賦,也沒有超級文旅IP,遊客蜂擁而至,玩什麼?數據給出答案:大江大湖,看英雄氣魄;歷史名城,品非遺年味;賽博之都,體驗炫酷科技。

接住“潑天流量” 武漢升至全國文旅Top2

  春晚驚艷亮相 武漢火成全國“頂流”

  暴增的客流量,一大半都前往春晚取景地,“春晚同款地標”火爆出圈。

  除夕夜,春晚主舞臺之一的黃鶴樓,鳳凰舞涅槃重生,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大年初一,為籌備演出閉園近一個月的黃鶴樓重新開放,遊客積攢的期待化作出遊熱情。

  初一早上8時許,蛇年第一撥遊客就已經來到黃鶴樓紅墻下,留下“蛇年上蛇山”的新年足跡。初一到初五,超17萬客流涌入園區。

  黃鶴樓也積極迎接“潑天的流量”,推出漢劇演出、趣味燈謎、詩詞互動、《鶴舞楚天》編鐘樂舞等許多新春活動。

  “武漢很美,我們在湖北過大年很開心。”黃鶴樓前,來自俄羅斯等國家的外國遊客絡繹不絕,拿著武漢字樣文創産品樂呵呵地拍照。

  江漢路煙火巷美食街人潮涌動。早上過早,晚上宵夜,臨街小檔口經營到淩晨5點才關門,一天雞腿賣出近2萬元,附近麵館的銷量提升三四成。

  “我上學的時候,吃早飯就要吃一條街。”武漢伢朱一龍在春晚幕後推介武漢。山海關路、糧道街、吉慶街……站著、坐著、排著的,都是來“吃一條街”的遊客。

  長江遊船古琴號朱一龍同款客廳限時開放,11艘遊船推出“非遺+美食”等各色玩法。據武漢兩江遊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遊船船票銷量增長20%。

  為接住春晚這波流量,武漢文旅春節火力全開。三大取景地打卡線路,覆蓋武漢各大經典地標。50萬張文旅惠民券,預約火爆。湖北省博物館、漢口裏、巴公房子、煙火巷美食街、長江遊船等處人頭攢動。

  湖北省文旅廳數據顯示,央視蛇年春晚在武漢設立的四個分會場取景地熱度均上漲超50%。武漢市重點景區1月30日和1月29日接待遊客較春晚播出前(1月28日)分別增加280%和182%;旅遊收入分別增長185%和114%。

接住“潑天流量” 武漢升至全國文旅Top2

  賽博體驗出圈 “行星發動機”日均萬餘人次

  光谷星河廣場流光溢彩,央視春晚開場30秒,這裡是看武漢的“第一眼”。

  春晚過後,這裡有一個新名字——行星發動機。“星河燈柱直衝雲天,很符合人們對《流浪地球》裏‘行星發動機’的想像。”科幻迷興奮地説。

  春節期間,光谷廣場還保留了這一處“春晚同款”,而在這下方,是武漢首個360度環形站廳,體驗一把“我在105度出口等你”的新穎出站方式,“顏色—字母—度數”的多層級導向標識系統,外地遊客點讚“好高級,實用又美觀”。

  欣賞完星河廣場燈光秀,乘坐數站地鐵,即達高新大道站,在這裡“由地上天”,“光子號”空軌淩空飛行。

  大年初四,空軌單日客流達1.86萬人,創歷史新高。大年除夕至大年初四,超6萬人乘坐空軌,日均客流1.3萬人,比2024年春節期間同期增長42%。

  “起碼有1000人在等,排隊得一個半小時。”遊客分享排隊感受。在此排隊,還常能遇到外國朋友。一位非洲遊客表示,他曾在推特發佈空軌視頻,底下的評論都是“不可思議”“這是模型吧”的感嘆。

  “科技遊”早已成為打卡武漢的新姿勢:春節期間,馬蹄蓮廣場上,步履匆匆的科技工作者少了,市民遊客多了;無人駕駛汽車裏坐的不再是趕時間的“打工人”,而是舉著手機的好奇拍攝者。

  從古老文物建築到前沿科技設施,武漢“賽博科技之旅”帶給全國遊客獨一無二的未來感體驗。

接住“潑天流量” 武漢升至全國文旅Top2

  首個“非遺”年 文化名城放異彩

  武漢,屈原留詩、岳飛屯兵、辛亥首義,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重要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産蔚為大觀。

  據悉,武漢市共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9項,省級非遺項目72項,市級非遺項目196項,非遺綜合實力位列全國重點城市前十。

  首個“非遺”年,文化體驗成出遊主角,武漢正趕上熱度。2025蛇年,武漢以“春節”申遺成功為契機,開啟以“春節、年味、民俗”等非遺為主打元素的賀新春系列活動,圍繞“非遺+”推出特色年味遊産品,滿滿年味和傳統文化吸引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國家級非遺、寫入春節申遺文本的歸元廟會成為武漢文旅的一張新名片。大年初二,第23屆歸元廟會的主會場漢陽遠洋裏非遺濃度高,傳承人展示糖畫、糖人、皮影戲等技藝,還有投壺、套圈等非遺遊樂項目。

  各式非遺攤位前,平均每5分鐘就會吸引至少一位消費者下單,傳統體育項目投壺的活動場地更是排隊者眾。

  “今年廟會的人格外多,攤位難求,半夜三點我就過來佔位置了,還有人甚至頭天晚上就來了。”麥芽糖攤主陳女士説。

  晴川閣、龜山公園、東湖綠道、武漢歡樂谷等景區都搶抓時機,舉辦各類新春特色廟會,濃濃的年俗氛圍每天不斷檔,處處都在國潮中“鬧大年”。

  武漢園博園,舞龍舞獅歡騰跳躍,傳遞新年的喜悅與祝福;荊楚高蹺和園博猿兒巡遊妙趣橫生。打鐵花、火棍、風火輪等13種火秀點燃夜的激情。春節期間,武漢園博園和漢口裏街區人潮洶湧,63.8萬名遊客打卡春晚取景地,再創單日入園最高數。

  武漢歡樂谷新春廟會日均客流破2萬人次,湖面非遺火龍秀首次開演,火壺表演搭配“火龍鋼花”,1500℃金花四濺如飛天流星劃過夜空,讓遊客們感受到傳統技藝的震撼之美。

  此外,春節期間,巴公邸酒店、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等武漢文化地標景區附近的酒店預訂一空,同比增幅達兩成。

  春晚武漢分會場導演張敏説:“來過武漢的要再來看看,沒有來的一定要來,跟著春晚遊武漢,真是一個月也逛不完。”

  這個春節,武漢火了,接住春晚潑天流量,靠的是文旅真底蘊、新玩法、硬實力,和喜迎八方來客的熱情和服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芳婷 馮袁玥)

接住“潑天流量” 武漢升至全國文旅Top2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