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巍巍群山中、幽深峽谷處,機器轟鳴打破寧靜,建設者忙碌其中。總投資66億元的姚家平水利樞紐多個標段同時施工,工程進入全面提速階段。
“2024年3月,工程初設報告獲得水利部批復後,6個月完成全部建築工程和主要服務項目招標、簽約及進場,相當於完成一年多的工作量。”姚家平水利樞紐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田貴周介紹,截至目前,工程正全力嚮導流洞貫通發起總攻,為明年10月實施清江河床截流創造條件。
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是清江流域控制性關鍵性工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謀劃論證,工程以防洪和發電為主,總工期84個月,工程正常蓄水位745米,總庫容3.219億立方米,因為同樣是在高山峽谷中築壩攔截江河水,工程也被譽為“小三峽”。
距離大壩選址處下游1.4公里處,全長442米的跨清江大橋正在建設中。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攪拌車來回穿梭,六個橋墩已具雛形。
“在峽谷建設工程,交通問題必須優先解決。”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技術部副部長盧興毅説,項目建設區域地勢陡峭,共新建了4座大橋,其中3座跨越清江,讓現場交通“畫圓”,保障工程樞紐區物資和設備運輸。
峽谷兩岸,右岸交通洞和左岸兩個導流洞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建設者們在莽莽叢山中開鑿山洞,給車輛和水流尋找新出路。盧興毅介紹,導流洞貫通,才能確保清江水讓道,為大壩主體施工創造條件。
從海拔近1200米的左岸高山到清江河灘峽谷,由湖北水院、華東院、水電七局、水電十四局四家國內頭部央國企組成的聯合體,正在進行壩肩邊坡開挖施工和橋梁樁機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175米,為國內外目前同類壩型的第一高壩。”田貴周説,工程建成後與下游水庫聯合調度,將恩施市城區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還可利用水資源發電,多年平均發電量5.13億千瓦時,年發電效益約2億元。
“這裡將和三峽工程一樣,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田貴周説,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除了防洪發電,還將和周邊自然景觀相互映襯,有望成為新的旅遊打卡地,帶動當地旅遊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孟夢 賴書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