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省科技廳消息,日前,武漢首次發佈“十大優秀開源軟體項目”,“凹語言”在列,其工具在全球編程語言分析網站PLDB排行榜上,躋身前200名。
在開源世界,大家用獨特的代碼語言“兼濟天下”。“凹語言”團隊的丁爾男説,現在,武漢的政府部門也學會了這門“語言”,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這些開源項目。
何謂開源?DeepSeek發佈的R1模型,開源後通過全球開發者的驗證。開源也日益成為數字時代全球分工體系的主流模式。上海提出要成為“最懂開發者的城市”。前不久,深圳宣佈實施“開源合夥人”支持計劃,打造科創開源之城。早在2024年10月,武漢就發佈了全國首個開源建設方案並提出入選優秀開源軟體項目直接獎勵30萬元,從政策到資金再到人才培養,全方位“保駕護航”。
以往政府部門評審,證書、論文、專利是“硬通貨”,但這次武漢玩起了新花樣。“開放度、活躍度……這些以前從沒出現過的軟性指標,成了這次評審的關鍵。”武漢市相關負責人解釋,“我們得先學會這個新世界的規則,什麼‘項目被分叉數’‘社區活躍度’,都得門兒清。而且,不能太功利,開源項目沒有投資額,也不好評估産出效益,可它們帶來的是無限可能。”
經過自薦、推薦、專家評估、公示等環節,“deepin深度作業系統”“凹語言”等10個項目脫穎而出。這裡面,有模式已被驗證的開源成果,像武漢深之度科技公司的deepin深度作業系統,靠開源成了國産作業系統的“扛把子”;武漢希望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具在基因測序領域大顯身手;也有初出茅廬卻野心勃勃的“潛力股”,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RustSBI安全引導程式,立志為晶片啟動環節撐起“安全大傘”。
武漢目標明確:到2027年,培育100萬開源開發者,打造超大型開源開發者生態。(文 姜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