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合影(右三為肖弘)
3月6日淩晨,全球首款通用人工智能體Manus橫空出世。作為全球首款自主AI Agent(人工智能體)産品,它發佈4小時後,其官網的訪問量甚至突破了千萬量級,邀請碼一碼難求,網絡上甚至有人開價10萬元。
在GAIA基準測試中,Manus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績,顯示其性能超越Open AI的同層次大模型。同時,不同於2月走紅的大模型DeepSeek和Grok,Manus是一個通用的AI助手。它不僅僅是一個聊天機器人,還是一個真正自主的主體,能夠真正彌補概念和執行之間的差距,讓人工智能真正“長出手腳”。
Manus在千行百業的應用,已展現出無限潛力。在其官方演示中,它可像一位專業的不動産經紀人,將客戶的複雜需求分解為待辦事項列表,高效研究安全社區、識別優質學校、計算預算、搜索房産,並可根據客戶收入,針對性計算可負擔的房産預算,並編寫程式篩選房産列表,最終生成一份詳細報告。其引用的數據源、思考邏輯等細節也都在對話方塊內實時呈現。整個交付過程耗時不到1分鐘。
爆火之下,由華中科技大學校友肖弘創立的Monica.im團隊也走上臺前,其背後的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蝴蝶效應在東湖高新區設立分公司,並於2024年秋天完成A輪融資,已獲得多家頭部基金的投資。
創始人肖弘也與武漢“深度綁定”。他在2015年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創立武漢夜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服務超200萬B端用戶,獲騰訊、真格基金等機構戰略投資數億元。2022年大模型浪潮後,肖弘創立Monica,專注海外市場,相關用戶數量在2024年突破1000萬。今年2月,Monica中文版開啟內測,具備深度推理思考能力,並支持記憶功能和實時聯網搜索。
“Chatbot(聊天機器人)在跨越第二個鴻溝,Agent(智慧體)在跨越第一個鴻溝,在接下來的半年裏,會有很多很好的戰鬥機會出現。”肖弘説。
3月6日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蝴蝶效應武漢分公司看到,辦公區一面大屏上顯示著北京公司的辦公場景,兩地正連線辦公,現場員工説,“今晚已經準備通宵加班”。(記者馬文俊、通訊員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