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備受矚目的武漢濕地櫻花園正式開園迎客。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創新實踐,園區以“護水、活水、富水、樂水”四水模式為核心,依託長江新區倉埠街“水網密布、林田共生”的生態基底,將廢棄灘塗、魚塘煥新為集生態涵養、農旅融合、數字農業于一體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示範窗口,打造武漢“賞花經濟”新地標,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武漢濕地櫻花園原為長江沿岸分散的荒灘、灘塗,武漢紫薇文旅集團歷時4年打造,通過系統性實施“四水模式”,構建起“生態修復-産業激活-價值共享”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四水模式不僅是生態工程,更是共富工程。”項目負責人表示他們不僅修復了一片濕地,更探索出“生態資産轉化”的可持續路徑,真正讓“綠水青山”賦能“金山銀山”。
武漢濕地櫻花園的開園,標誌著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又一里程碑。櫻花園今後將通過“四水模式”與數字農業的深度融合,以“農旅融合+數字創新”為抓手,推動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武漢樣本”。未來,這裡既是生態“會客廳”,更是鄉村振興“創新場”。(記者 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