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重金支持産業鏈協同創新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3-25 17:16:45

  據湖北省科技廳消息,《武漢市加快培育研髮型企業推進研發産業化實施方案(2025—2027年)》日前發佈,提出武漢將結合優勢産業佈局,因地制宜打造3至5個高水準研髮型企業集群。

  其中,武漢將支持東湖高新區重點圍繞生物醫藥、光電子信息,武漢經開區重點圍繞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東西湖區重點圍繞網絡安全,漢陽區重點圍繞工程設計建造,武昌區重點圍繞北斗應用,青山區重點圍繞綠色低碳,洪山區重點圍繞光通信設備及光電子器件、生物種業,江夏區重點圍繞汽車零部件,打造研髮型企業集群。對獲評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的區,按每個産業集群500萬元、單個區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標准予以獎勵。

  為進一步打通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堵點”,2024年武漢市組建首批10家産業創新聯合實驗室,最大限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針對這批領軍力量,此次發佈的《方案》也明確,支持企業牽頭組建産業創新聯合實驗室,市級層面給予每個聯合實驗室2000萬元/年經費支持,支持週期為3年。對企業牽頭承擔的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給予單個項目最高2000萬元支持。對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企業,給予國家撥付資金最高50%、單個項目最高500萬元資金支持。

  産業政策在“聽得見炮火”的一線服務落地,武漢創新型企業快速增長。由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在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中,武漢位居全球第13位、全國第5位。同時,武漢市每萬家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71家,居全國主要城市首位。

  根據該《方案》,到2027年,武漢研發服務基礎進一步夯實,建成市級概念驗證中心30家、中試平臺200家,技術經理人突破5000人;企業研發主體進一步壯大,市級企業研發中心突破1200家,研髮型企業超過300家,外資研發中心超過30家,在光電子信息、大健康和生物技術等産業領域形成3至5個研發産業集聚區。(文 姜勝來)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