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胡禮國):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三峽船閘已安全穩定運行近22週年,累計運行21.2萬閘次,通過船舶106.5萬艘次、旅客1228.2萬人次,過閘貨運量突破22億噸,平均每秒鐘約有3噸貨物通過“水上樓梯”。
三峽雙線五級船閘 攝影 湯偉
三峽船閘是世界上連續級數最多、總水頭和級間輸水水頭最高、技術最複雜的內河船閘。三峽大壩有雙線五級船閘,大型船舶通過船閘就像爬樓梯一樣,每次通過一級,逐步上升或下降,因而被稱作“大船過樓梯”。22億噸貨物,如換算成裝滿載重26噸的四十尺集裝箱貨櫃,首尾相連可繞地球赤道近26圈,極大促進了西南腹地與沿海地區物資交流,助力長江黃金水道發揮更多“黃金效益”。
即將駛出三峽船閘的船舶 攝影 湯偉
三峽工程的建成和蓄水,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江中上游航運條件,實現了長江全年全線晝夜通航。自2003年三峽船閘面向社會船舶開放通航以來,隨著沿江經濟社會蓬勃發展,三峽庫區航道、港口條件改善,能源、建材、礦石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進一步釋放,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節節攀升,並助力長江幹線貨運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內河首位。
正在進入下一閘室的船舶 攝影 湯偉
“鴻傑1318”輪是一艘大型散貨船,船長130米,可以一次將五六千噸的貨物如礦建材料,運往千里之外。今年53歲的船長周小濤,在長江上跑船36年,其中當船長28年。他説,自己每年都要駕船在三峽船閘跑10多個來回,目睹了三峽工程建成後川江航運發生的巨大變化,對未來的信心更足了。
三峽船閘下游引航道裏的船舶 攝影 湯偉
近年來,三峽集團流域管理中心始終牢記守護大國重器、更好造福人民的職責使命,保障三峽船閘持續保持良好運行狀態,持續安全穩定發揮航運效益。他們堅持精益管理,積極助推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運用,加強對三峽船閘設備設施的檢查和輪換檢修,已高品質完成8次船閘計劃性停航檢修,提升了設備設施服役性能;積極推進船閘重要設備設施檢修全過程數字化、零部件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正逐步搭建船閘關鍵金屬結構及機電設備在線監測系統,實現運行設備的全量化信息收集,讓信息化手段為船閘管理持續賦能。
從2003年首閘通航到2025年一季度突破22億噸,三峽船閘不僅見證了中國內河航運的跨越式發展,更成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黃金通道”。隨著長江航運上的船舶不斷大型化,過閘船舶需求持續增加,流域管理中心將堅持安全至上,統籌三峽船閘通航安全與效率,不斷提升管理水準,推動船閘運行與維護向智慧化、智慧化邁進,助力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