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始長嶺崗從生態秘境到四季旅遊的蝶變
來源:新華網  |  2025-04-08 10:02:07

  在鄂西武陵山脈深處,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長嶺崗林場以“替山河裝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的氣魄,將2.53萬畝林海雕琢成“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戲雪”的生態秘境。這裡不僅是全球最豐富的日本落葉松基因庫,更是科技興林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典範。

湖北建始長嶺崗從生態秘境到四季旅遊的蝶變_fororder_2025040756cb3dc3cdd147b289edbe1ed4b292e3_202504071e7ea67a85d1466ab1bb05c5dc437a16

  科技興林:從“北樹南移”到“中國樣本”

  走進長嶺崗林場,日本落葉松如綠色衛士般挺立山間,建始五號、六號落葉松憑藉抗蟲害、生長快的特性,比普通落葉松成材期縮短4-5年,胸徑懸殊4-5公分。這種“中國速度”源於林場66年的科研深耕——全國唯一的日本落葉松二代種子園、全球最大的種質資源庫,累計向全國提供超1億株優質苗木。

湖北建始長嶺崗從生態秘境到四季旅遊的蝶變_fororder_2025040756cb3dc3cdd147b289edbe1ed4b292e3_202504071b090e8b4a8f4aafb610ae5806b20396

  “我們的科研不僅在全省獨一無二,在全國也名列前茅。”長嶺崗林場場長馮駿介紹説:“從1957年‘北樹南移’試驗開始,我們建立了‘選育-擴繁-栽培’全鏈條技術體系,與中國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攻克了日本落葉松在南方的適應性難題。”

  如今,林場通過群團栽植、分層修剪等技術,實現了母樹開花結實的精準調控,讓“金山銀山”的夢想照進現實。

  在森林防火監測中心,24小時智慧監控系統如天眼般掃視著林區。“一旦發現火情,系統會自動報警並定位,護林員在15分鐘內就能抵達現場。”林場防火辦主任李剛演示著操作介面説:“我們還配備了無人機巡查、紅外熱點探測等設備,真正實現了‘空中有監測、山頭有監控、林內有巡護’。”

  除了科技賦能,人防網絡同樣嚴密。防火期內,林場將1萬畝聯辦林劃分成20個責任區,由生態護林員和義務防火隊包片值守。

  四季童話:從“綠色銀行”到“全季旅遊”

  三月的長嶺崗1000畝硃砂梅、綠萼梅競相綻放。“梅花花期長達一個月,我們還引種了早花、晚花品種,延長觀賞期。”林場技術員王芳介紹説:“今年新栽的美國紅楓和山茶花,秋季將形成‘紅葉+花海’的網紅打卡地。”

  四月,鬱金香接力盛開,80畝粉黛亂子草在11月化身粉色雲霧,而繡球花則從四月起持續綻放半年。

  “我們按照‘見縫插綠、見空植彩’的理念,在日本落葉松林下打造了20公里彩色花卉帶。”馮駿表示,這些景觀不僅提升了森林顏值,更催生出“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戲雪”的全季旅遊産業鏈。

湖北建始長嶺崗從生態秘境到四季旅遊的蝶變_fororder_2025040756cb3dc3cdd147b289edbe1ed4b292e3_2025040782747486428e44d2a700dd96d47eab22

  冬季的滑雪場則成為新亮點。“2024年冬季接待遊客3萬人次,帶動民宿入住率提升30%。”民宿老闆陳久龍説,現在四季都有客人,夏季避暑、冬季滑雪、春秋賞花觀景。

  在太平寺民宿區,遊客可以在自家菜園採摘蔬菜,體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龍城19號民宿老闆任茂山説:“以前夏季忙不過來,冬季冷冷清清。現在冬季滑雪場開業後,房間預訂量翻了一番。”

  産業融合:從“綠水青山”到“共同富裕”

  長嶺崗的“生態 IP”催生出多元業態。林下經濟方面,200畝中藥材基地、100畝食用菌大棚;文化體驗上,每週的“周周演”匯聚了土家堂戲、遊客薩克斯表演等節目,“土家稀奇哥”等網紅的到來更是引爆流量。

  “我們通過‘林長制+民宿協會+文旅公司’模式,組織統一培訓、統一管理,帶動200余戶村民就業。”民宿協會會長張世平介紹,2024年社區旅遊收入突破3000萬元,村民人均增收2萬元。

  站在海拔1600米的觀景平臺遠眺,日本落葉松與紅楓、櫻花交織成彩色林海,步遊道上游客如織。曾經的煤礦老闆張家雲如今經營民宿,每年收入15萬元,他説:“生態好了,遊客來了,錢袋子鼓了,這就是‘兩山論’的生動實踐。”

  長嶺崗用66年的堅守,書寫了“科技興林、智慧護林”的綠色答卷,更用四季流轉的美景,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協奏曲。未來,這片林海將繼續見證“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華麗轉身,成為鄂西山區高品質發展的璀璨明珠。(鄒雲夢)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