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故事會不僅是一次互學互鑒的思想碰撞,也是對紀檢幹部工作狀態的檢驗。”近日,國網荊州供電公司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紀委書記“三見”故事會。15名來自基層單位的紀委書記分享了工作中的所歷、所見、所想,這是該公司常態開展紀檢幹部見行動、見聲音、見故事“三見”活動的舉措之一。
“監督不能閉門造車,要打破慣性思維,把‘單打獨鬥’變為‘合力攻堅’。”天門市供電公司盧卓濤在分享跨片區交叉互查經驗時感慨。通過跨專業協作排除人情干擾,他們精準挖掘隱蔽風險,讓監督質效顯著提升。而荊州區供電公司肖寧紅則從“交友”“家風”“紀律”三個維度切入,直言:“紀檢人不僅是執紀者,更要做有溫度的守護者。”他以真實案例警示,交友需謹慎,唯有築牢思想防線,才能守住底線。
問責如何既顯力度又有溫度?公安縣供電公司許勇的實踐給出答案。他創新“一案三談”“戴責立功”機制,讓受處分員工在反思中重拾責任。“執紀的使命不僅是懲戒錯誤,更是重塑信心。”許勇説。這種“剛柔並濟”的理念,讓監督成為推動幹事創業的助力。
如何讓廉政教育入腦入心?洪湖市供電公司黃髮炳的答案是“量身定制”。他帶領團隊深入班組,用身邊案例講清“紅線”,以接地氣的語言化解風險。“當員工主動按規範做事,企業發展的根基就穩了。”黃髮炳總結道。荊州變電運維分公司的陳曉則聚焦制度創新,通過“三單兩會”機制為項目全程護航,用風險清單明確邊界,讓員工“少踩雷”,助力企業合規管理,跑出發展“加速度”。
思路轉變決定工作成效。荊州行銷運營中心許亞芬分享道:“從‘冷面問責’到‘暖心幫扶’,基層同事從‘躲檢查’變為主動配合。”他們將檢查與指導結合,現場糾偏、宣貫政策,用“幫服式監督”贏得理解,真正實現共治共建。
會前,紀委書記們結合自身經歷精心撰寫材料。會上,大家真情流露,娓娓道來,講述的故事有土味、耐聽、新鮮,現場時時爆發出熱烈掌聲。在總結講話中,荊州公司紀委負責人強調,紀檢幹部要從思想層面破局,聚焦“狀態”關鍵,做到“三有”——有信念、有擔當、有方法,只有保持“滿格狀態”,才能讓紀檢工作既有力度,又不失溫度,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多清廉動能。(文 張良 余菁 許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