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血管晶片國家標準在漢編制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14 17:11:18

  據湖北省科技廳介紹,我國首個血管晶片國家標準編制工作20243745—T—469《血管晶片通用技術要求》日前在武漢啟動,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標準空白。

  類器官晶片項目是近年來生物醫學領域的一項重要創新,通過擬人化的組織晶片構建體系,于體外構建了功能更強、通量更大、成本更低的一系列人體“類器官晶片”,包括體外個性化腫瘤克隆、體外構建跳動的“心臟”、血液奔涌的“血管”、具有毛髮再生功能的“皮膚”、可修復運動功能的“神經”等。這些類器官晶片産品不僅能在體外有效實現人體器官個性化的體外再生,還能很大程度上保留原始器官的組織學、功能學、病理學以及遺傳學特徵,成為新藥或疫苗研發的“加速器”。

  近年來,國藥動保在類器官、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等精準醫療技術領域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據該公司李岩副研究員介紹,血管晶片就像“血管小替身”,在醫療、制藥、食品安全及毒理檢測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比如,試驗新藥是否安全,降壓藥會不會讓血管變脆;模擬糖尿病血管老化,快速試出修復方法;研究癌細胞怎樣鑽過血管“逃跑”,進而找到攔截辦法;觀察免疫細胞在血管裏“巡邏”,輔助疫苗設計;測試新型支架材料能否防血栓;給實驗室培養的器官“接上”血管,解決營養輸送難題等。

  作為我國首個血管晶片國家標準,《血管晶片通用技術要求》將涵蓋血管晶片的術語定義、外觀、組件性能及生物性能、構型與尺寸的技術要求,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研究員負責牽頭起草,國藥動保總經理孫文副研究員、李岩副研究員、武漢輕工大學柳鑫教授分別作為第二、第三、第四起草人,共同參與編制工作。該國家標準的編制是我國類器官晶片標準化領域的重要進展,有助於打通類器官晶片“技術創新—産業轉化—監管落地”的協同路徑,對未來類器官晶片産業化應用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具有重大推動作用。(文 姜勝來)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