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人次!天河璀璨 湖北昂揚起飛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4-15 16:10:02

  原標題:1995→2025,3.5億人次!天河璀璨,湖北昂揚起飛

  “那時候的旅客信息和登機牌是手工記錄和製作的,旅客下飛機後要靠地服人員引導出港,現在刷手機、刷臉就能完成值機和行李托運,飛機靠橋率接近100%,30年裏變化太大了。”

  細數天河機場的變化,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地面服務保障部國際客運室主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華非常感慨。

  1995年4月14日,天河機場通航前一天,陳華和同事們乘著單位的貨車,從武昌南湖機場轉場至天河機場。在她看來,並不寬闊的機場路,通向的卻是城市發展的新征程。

  此後30年時間裏,陳華一路見證天河機場從只有一條跑道、一座航站樓的小型機場,蝶變成擁有三條跑道、三座航站樓,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的重要交通樞紐。

  統計顯示,1995年通航至今,天河機場累計運輸旅客3.5億人次、保障航班320萬架次,為湖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鄧小平為天河機場題寫場名

  天河機場投用前,湖北的航空樞紐是始建於1936年的南湖機場,其設施水準和保障能力非常有限。

  1973年,周恩來總理指示“武漢要修國際備降機場”,將武漢在全國航空版圖中的地位提升至戰略高度。

  經過多年籌備,1990年,武漢新機場啟動建設。因選址黃陂區天河鎮,得名天河機場。鄧小平同志為其題寫了場名。

1995年到2025年 3.5億人次!天河璀璨 湖北昂揚起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15143820

鄧小平為武漢機場題寫的場名。

  1995年4月15日8時,轟鳴聲劃破長空。南航湖北分公司一架客機從天河機場第一跑道起飛前往寧波,宣告天河機場正式啟用。

  相比南湖機場,天河機場航站樓更大、跑道更長、設施更新,每天迎來近百架次航班起降,吞吐旅客5000多人次。

  陳華説,“高大上”的天河機場不僅給往來武漢的旅客們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成為武漢民航人新的情感寄託。

  通航當年,天河機場僅用8個半月時間就完成旅客吞吐量194萬人次,相比1994年全年增長近40%。

  四項關鍵數據均保持中部第一

  機場不是單一的存在,它被視為一個生態體系,會積極響應所在地的發展需求不斷“生長”。

  伴飛湖北的30年間,天河機場建設發展迎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時刻。

  2000年,天河機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

  2008年,T2航站樓建成投用,保障能力達每年1300萬人次。

  200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

  2016年,第二跑道建成,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

  2017年,T3航站樓建成投用,保障能力提升至3500萬人次。

  2024年,完成改造的T2航站樓與T3航站樓協同運行,保障能力提升至5000萬人次,當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140萬人次、重返中部第一。

  2025年1月,第三跑道投用,天河機場邁入“三航站樓+三跑道”時代,保障能力躍升至6300萬人次。

  躍動的數字,是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經濟社會向上發展的縮影。如果把天河機場30年來的客流量變化製成一張圖表,會發現其與同期武漢、湖北地區生産總值昂揚向上的曲線高度契合。

  延續2024年的火熱態勢,今年一季度天河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789萬人次、國際旅客吞吐量36.5萬人次、中轉旅客吞吐量87.2萬人次、航班保障5.6萬架次,四項關鍵數據均保持中部第一。

1995年到2025年 3.5億人次!天河璀璨 湖北昂揚起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15143842

旅客在天河機場值機準備出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攝)

  3月櫻花季,天河機場口岸共查驗外籍出入境人員2.54萬人次,同比增長38%。其中免簽入境的外國人達8100人次,同比勁增209%。“獲批國際機場以前,外國旅客很少,如今每5名出入境人員中就有1名外國人,天河機場越來越有國際范兒。”陳華説。

  目前,天河機場運營航線210條,包括20條國際及地區航線,通過密織航網,為湖北架起連通洲際、暢通亞太、暢達國內的“祖國立交橋”。

  “雙樞紐”助湖北加速融入世界經濟版圖

  當前,湖北正加快建設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新的歷史時期,天河機場也肩負起更宏大的使命。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要求,湖北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準開放上勇於探索”“堅持對內對外開放並重、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1995年到2025年 3.5億人次!天河璀璨 湖北昂揚起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15143849

2025年1月23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第三跑道正式啟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通訊員 習悅 攝)

  作為湖北航空客貨“雙樞紐”的關鍵核心,天河機場正與90公里外的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攜手共舞,以“客貨分離、優勢互補”的創新模式助力湖北加速融入世界經濟版圖。

  2024年8月7日,光谷貨站揭牌啟用,這是湖北唯一一個航空前置貨站,也是全國第一家網狀駁運型航空前置貨站。

  光谷貨站的誕生,讓天河機場和花湖機場具備了安檢互認、海關前置的條件,“兩場聯動”從概念走進現實。“無論是到天河機場還是花湖機場坐飛機,‘光谷造’在‘家門口’就能完成空運進出口全流程作業,物流效率可提升約30%。”光谷貨站運營方、武漢東湖綜保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經理黃銀梅説。

1995年到2025年 3.5億人次!天河璀璨 湖北昂揚起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15144112

花湖國際機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湖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集團將緊緊圍繞湖北“建設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的部署要求,依託花湖、聯動天河、多式聯運、融合發展,打造“物暢其流”的花湖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和“人享其行”的天河“國際門戶+國內樞紐”,為湖北支點建設提供更完善的樞紐功能和更強勁的集散效應。

  “湖北發展好,天河才會好;天河發展好,湖北會更好。”4月14日下班後,陳華把自己的工作服熨燙得平平整整。15日,51歲的她打算化個淡粧,用小小的儀式感為天河機場30歲生日慶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通訊員 陳曉東 張蒙 甘頔)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