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機器人學校”將在武漢光谷建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17 18:12:33

  據湖北省科技廳消息,紫東太初全國運營總部于3月19日落戶武漢光谷後,計劃於今年內啟動建設機器人訓練場。

  據介紹,機器人訓練場像是一所機器人培訓學校。無論是人形還是非人形機器人,只要具備運動功能,都可以來這裡一站式訓練新技能,不僅包括遞水、擦桌子、翻書等日常生活技能,還涵蓋巡檢、消防、焊接等多樣化工作場景。

  武漢紫東太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助理劉昊介紹,後臺一天能給一個機器人採集200多條數據。如果是分揀、擦桌子等簡單場景,15-20天機器人就能學會一項新技能。如果是裝配、維修、巡檢等複雜場景,因需要對開放環境進行適配,則訓練時間需要45天以上。如果是人形機器人,需要“眼”“手”“大腦”等多方協調,需要的時間會更長。

  “能建設這樣一所機器人培訓學校,主要基於紫東太初大模型的不斷進化。”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王金橋説,紫東太初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與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開發的全球首個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這一大模型不僅能識別文圖和音視頻,還能識別空間三維信息,其3.0版本更是能對複雜問題進行拆解和推理,像人一樣思考。

  “識別三維信息、像人一樣思考,紫東太初大模型對機器人進行訓練後,機器人‘大腦’將越來越聰明,不斷學會新技能。”劉昊介紹,訓練機器人時,要將人類通常理解的一件事進行多個動作拆解。比如,從冰箱裏拿一塊蛋糕出來,按機器人的理解需要拆解為:找到冰箱,打開冰箱門,找到蛋糕,拿出蛋糕,關上冰箱門。還有,拿蛋糕的力度與拿水、拿雞蛋的力度都不一樣。

  按計劃,紫東太初將於今年6月開始搭建具身智慧平臺,提供支持機器人智慧化的核心演算法,完成訓練、倣真、強化學習和自主進化能力,實現機器人訓練數據的全生命週期管理,今年四季度啟動建設機器人訓練場。隨著訓練的機器人種類越來越多,很多模組可以復刻,訓練效率將會越來越高。(文 姜勝來)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