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省科技廳消息,武漢理工大學低空經濟産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近日成立。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低空經濟在湖北迎風而起。春耕、載人、送貨、醫療救援,目之所及,各式各樣的飛行器在千米之下穿梭,搶灘這萬億藍海。
2024年10月,湖北省低空經濟産業發展聯盟揭牌成立,業內200多家企業、高校、研究機構攜手突圍。2025年3月,武漢市未來低空經濟研究院正式揭牌,目前聚集了理事單位27家,智庫專家50余名。
武漢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經説,低空經濟是新時代産業變革的“黃金賽道”,更是高校回應國家戰略的“必答題”。武漢理工大學將積極融合學校在材料、交通等優勢學科力量,搭建低空經濟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平臺,為促進國家低空經濟領域發展貢獻力量。
“低空遙感技術正在賦能低空經濟發展。”武漢大學弘毅學堂副院長唐爐亮介紹,遙感技術正在低空目標監測、環境感知、應急救援等場景中創新應用,並提出通過“空—天—地”一體化技術體系突破産業發展瓶頸的路徑。
4月10日,武漢首個低空生態中心在漢陽開建,目標是打造百億級低空産業集群。
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緊扣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主線,重點推進四大任務:加快科技支點建設,推動中部高新區G100聯盟落地;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圍繞“51020”産業集群啟動一批科技項目;進一步打通成果轉化堵點,出臺高校成果轉化專項政策;持續優化創新生態,舉辦醫工交叉創新大賽,擴大科技金融惠企覆蓋面,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文 姜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