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集裝箱的貨輪啟航,起重機揮舞巨臂,卡車來回穿梭……陽春四月,荊州港鹽卡港區碼頭一派火熱。近日,由荊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荊州港鹽卡(三期)多用途碼頭3號、4號泊位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向著正式竣工投産邁出了關鍵一步。
荊州港鹽卡(三期)多用途碼頭 供圖 中交二航局
荊州港鹽卡碼頭(三期)項目于2024年3月正式開工,主要建設2個多用途泊位、2個通用泊位,配套建設道路堆場、生産輔助建築物等設施。此前,1號、2號多用途泊位已建成投用。此次通過驗收的3號、4號通用泊位,建設內容涵蓋碼頭平臺、接岸引橋、護岸等,泊位設計為2個3000噸級,可兼顧5000噸級船舶停靠,設計年通過能力達255萬噸,配套建設供電照明通信、給排水、消防、環保等設施。
由於碼頭位於長江沿岸,主汛期水位上漲會對施工造成較大影響,項目團隊僅有40天的“黃金期”來完成汛期前的所有樁基施工。為此,項目團隊積極溝通業主、監理和設計單位,吃透圖紙,優化工藝,在灌注樁施工中採用“衝擊鑽+旋挖鑽”的成孔技術,確保碼頭平臺與岸坡樁基同步進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將灌注樁施工工期由60天縮短至35天。項目總工程師齊鵬向記者展示施工日誌:“人、機、料”三管齊下,跑出建設加速度。項目團隊通過實行“三班倒”輪換制,確保關鍵節點24小時連續施工,為汛期前完成主體結構施工贏得了寶貴時間。
正在建設中的荊州港鹽卡(三期)多用途碼頭 供圖 中交二航局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坐擁湖北省一半的長江黃金水道,是長江經濟帶與“四橫五縱”國家物流大通道的交匯點。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荊州市港口貨物總吞吐量超過9000萬噸,預計今年超過1億噸大關,將成為繼武漢、宜昌、黃岡、黃石之後的湖北省第五個億噸大港。鹽卡港區作為荊州港“一港九區”中的核心港區,現已建設成為長江中上游規模一流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港區、兩湖平原重要的物流基地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荊州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大宗商品鐵水聯運的樞紐。
3號、4號通用泊位建成投産後,鹽卡港區一期、二期、三期泊位將實現貫通,總泊位數達到8個,岸線總長近1公里,年吞吐能力達到700萬噸、20萬標箱,能夠進一步優化港區功能佈局,完善港區集疏運體系,並極大提升荊州大宗散貨吞吐能力和鐵水聯運通達能力,有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助力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助力荊州衝刺湖北第5個“億噸大港”,為加快建設“水運上的湖北”注入強勁動能。(文 蔡徐林 何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