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淩晨1時,在武漢新城,一座承載著小米集團“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夢想的智慧工廠實現順利送電。
電力工人在小米智慧工廠前檢查輸電數據 供圖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
這座全球矚目的智慧家電工廠,以“簽約3個月開工”“開工2個月即封頂”的光谷速度,刷新了中國製造的新高度,預示著中國家電格局或將迎來新變局。在這場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以一場“電等企業”的服務變革,為小米智慧家電工廠項目按下發展“快進鍵”。
超前謀劃的“電網先行”戰略成為破題關鍵。早在小米項目洽談階段,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提前獲悉落地投産時序,根據其周邊區域電網結構開展規劃設計,通過網架補強專項行動實現周邊電源點優化,為企業內部土建和電氣節約投資成本,建設湖北省“入駐即插電”的大型智慧製造基地,勾勒出新型電力系統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動實踐。
電力工人在跟進電網建設進程 供圖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
自項目立項伊始,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便開啟“全要素保障”攻堅模式,成立專班,由公司主要領導任指揮長,整合建設、行銷多部門骨幹力量,建立“日跟蹤、周會商、月通報”機制;以方案答覆、物資採購、施工進度、驗收送電等工程關鍵節點為依據,倒排工作計劃,主要領導親自推進關鍵節點任務落實,齊抓共管助力創造全省工業項目電力接入新速度,僅用傳統建設工期50%的時間完成電力配套工程,助力該項目較原計劃提前30天實現“入駐即插電”。
從“最多跑一次”到“一網通辦”,再到如今的“無感辦電”,客戶用電體驗也在悄然提升。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採用“雙經理”服務機制,客戶經理與技術經理全程駐場對接,實時對接客戶訴求,僅用3天完成了供電方案答覆。施工過程中的人員配置、物資採購、施工工序銜接,採取“串列改並行”的策略,高效推進項目實施。
在武漢新城這片創新熱土上,規劃配套建設面積達2000畝的智慧家居産業園正加速崛起,目前已成功吸引34家配套企業入駐,形成智慧製造産業聚合效應。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劉綱表示:“我們正以小米項目為‘快接電’樣板,打造‘企業需求-電網規劃-城市發展’三位一體的服務新模式,讓電力配套跑在産業佈局前面。”隨著“獲得電力”指標持續優化,這種以客戶需求推動服務變革的實踐,正為光谷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助力中國智慧製造從“代工時代”邁向“自主時代”的夢想在光谷土地上拔節生長。(文 張良 潘小軍 陳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