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報道(記者 高鈺姍):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頒布,將於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湖北經濟學院産業教授宮步坦認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臺是中國民營經濟法治化進程的關鍵一步,標誌著對民營經濟的支持促進升級為法律保障。
“民營企業的創新基因促使我們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應用,有了‘法治靠山’,我們能心無旁騖地搞技術創新,搞綠色轉型,在國際競爭中有底氣、展實力。”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雲表示。
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湖北全省正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在推動支點建設,整體提升支點開放輻射力的進程中,民營企業站在“C位”,是“開放經濟主力”——數據顯示,2024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佔湖北省同期進出口總值的69.1%,對湖北省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3.9%,有力支撐了湖北高水準對外開放。
湖北的政策工具箱始終為民營經濟出海護航。4月17日,湖北發佈“民營經濟20條”,在擴大市場開放活躍度方面方案提出,要積極穩健推進民企抱團出海,拓展多元出口市場;完善出海服務網絡體系,加強國際法律服務,暢通民營經濟産業國際化對接。
“《民營經濟促進法》就加強海外綜合服務和權益保護等作出規定,強調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機制,維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海外合法權益。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這將為民營企業積極穩健擁抱海外市場提供強有力的法制後盾。”宮步坦説。
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湖北民企對外貿易和投資範圍逐漸擴大。湖北省工商聯發佈的數據顯示,湖北與11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産品貿易和服務,貨物通達187個國家和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增至11家。
湖北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黨蓁表示,湖北省工商聯將一如既往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優化服務,讓各項支持保障舉措落實落細,護航民營企業揚帆出海、行穩致遠。
民營企業是技術創新的“尖子生”,湖北8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誕生於民營領域,由此催生出對知識産權海外保護的迫切需求。對此,《民營經濟促進法》也做了制度性安排——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區域、部門協作,為民營經濟組織提供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和風險預警等服務。
湖北省貿促會法律事務部部長李莉説:“一直以來,我們打造了諸如專利海外申請、商標國際註冊、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等支持手段豐富的‘法律工具箱’,接下來也將加大商事法律服務力度,為民營企業出海提供助力。”
宮步坦還指出,《民營經濟促進法》是以立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體系的重要一步,期待繼續出臺與之配套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更詳實的法治保障。